ID: 22894480

4.1 概念的概述 课件(共22张PPT)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逻辑与思维》(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日期:2025-05-06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3次 大小:271491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政治,必修,选择性,统编,逻辑与思维,学年
  • cover
(课件网) 《逻辑与思维》 第四课 准确把握概念 第一框 概念的概述 一、概念的含义 提示: 这是因为母亲与官吏对概念的理解不同引起的。 同为“盗”,母亲理解为“长子之名”,官吏理解为“盗贼”; 同为“殴”,母亲理解为“次子之名”,官吏理解为“殴打”。 《新论·鄙名第十七》载:“庄里有人,字其长子曰盗,次子曰殴,盗持衣出耨,其母呼之曰:'盗!’吏因缚之。其母呼殴殴喻吏,遽而声不转。但言:'殴!殴!’吏因殴之。盗几至于殪。 这种情况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译文)乡村里有个老人,给自己的大儿子取名为盗,小儿子则叫殴。有一天,大儿子盗外出,老人在事跟在其后追喊:“盗!盗!”一旁的吏使听了,以为老人在追强盗,就把他大儿子捉住捆了起来。 老人一看慌了,边呼二儿子殴出来对吏使说清缘由。可急得转不过口来,只喊:“殴!殴!”吏使以为老人在叫他打强盗,使狠狠地把盗打得差点丧命。 探究与分享 1、概念与属性: (1)属性的含义与特征: ①事物总有许许多多的性质和关系。事物的性质和关系统称为属性。 ②事物的属性可分为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 本质属性:一事物成为自身并使该事物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内部规定性。 (2)概念的含义与特征: 概念是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概念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的。 【相关链接】: 依据“能思维并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这一本质属性,我们可以把人与其他动物区分开来。人的本质属性是客观存在的,人们认识了这些本质属性,才能产生“人”的概念。 反映某一客观事物的概念不等于客观事物本身,它们之间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人”这个概念,一方面舍去了人的男、女、老、少等个性特征,抽象出“人”所共有并且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属性;另一方面又不专指某个具体对象,比如张三或李四,而是指所有的“人”。 概念是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的。 2、概念的表达: 【示例评析】: 白头翁会飞, 王爷爷是白头翁 所以,王爷爷会飞。 “白头翁”有时表示一种鸟,有时表示白头发的老汉。这个语词有多种含义,在不同的情境中表达着不同的概念。混乱地使用不同的概念,是不合乎逻辑的。 概念只有通过语词才能表达出来,但并非一个语词在任何场合一定表达同一个概念。语词是概念的体现者,没有语词,概念就不能存在。 ①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例如:“母亲”和“妈妈”是不同的语词,但表达的是同一个概念; ②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例如:“先生”这个词既可以指“老师”,也可以指“尊者”等; 如果不作区分,就容易引起概念混淆。 关系 概念 语词 区别 含义不同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词和短语统称为语词 范畴不同 概念属于思维范畴 语词属于语言范畴 联系 ①语词是概念的物质外壳(物质承担者/语言表达形式),概念只有通过语词才能表达出来。 ②概念和语词并不是一一对应的。 A.任何概念都必须用语词表达,但并非每一个语词都表达概念。实词一般表达概念,而虚词(除连词外),一般不表达概念。 B.同一个概念可以用不同的语词表达。 C.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 D.在个别情况下,同一个语词还可以表达相反的概念。 注意 对概念和语词进行区分,避免概念的混淆 【易混易错】:比较概念和语词 事物的本质属性 概念 思维的内容 (反映对象) 思维的形式(作出的反映) 语词 体现为 表达 物质载体(标识这一反映的符号) 概念与属性、语词的关系: 二、概念的基本特征 1、概念的基本特征———内涵与外延 (1)内涵: ①要知道一个概念究竟反映什么,就要弄清楚这个概念的内涵是什么。 ②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它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