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94764

中图版(2024)七年级下册 7.7认识家乡——以福建省泰宁县为例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05-05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4次 大小:973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教案,为例,宁县,福建省,家乡,图版
  • cover
《认识家乡———以福建省泰宁县为例》 教案 课程标准 素养目标 利用图文资料,描述家乡典型的自然与人文地理事物和现象,归纳家乡地理环境的特点,举例说明其形成过程及原因。 举例说明家乡环境及生产发展给当地居民生活带来的影响和变化,并尝试用绿色发展理念,对家乡的发展规划提出合理建议,增强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意识。 区域认知:掌握泰宁县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及人文特色,学会区域比较方法。 综合思维:全面分析泰宁县的区域特征,提升认识区域的能力。 人地协调观:理解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区域发展中的实践意义,树立保护家乡生态环境的责任感。 (一)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学会描述泰宁县的地理位置及其自然环境,增强对特定区域地理特征的认知。 2.运用相关资料,了解泰宁县旅游业的开发历程和开发意义,认识到旅游业是推动地区经济社会进步、展示地方特色文化的有效途径。 3.运用相关资料,了解泰宁县的生态优势和绿色发展成就,形成绿色发展观。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泰宁县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特征。 2.泰宁县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其开发利用。 【难点】 1.理解泰宁县自然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分析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如何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认识家乡———以福建省泰宁县为例”是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它将乡土地理与区域地理知识相结合,通过对泰宁县这一特定区域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认识区域的方法,提升区域认知能力,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和地理实践力 ,在初中地理课程体系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整体采用“问题驱动—新知感悟—探究挑战—小试牛———思维梳理”方式展开。每个环节目的如下: 问题驱动:播放泰宁县旅游宣传片,提出问题:视频中提到的地方是哪里?它有什么独特的魅力吸引大量游客慕名前来———通过问题驱动,学生能清晰明确学习目标,将注意力聚焦在泰宁县的地理特征探究上,使后续的学习活动更具针对性和目的性,避免学习过程的盲目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新知感悟:讲解泰宁县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特征以及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系统讲解泰宁县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特征等自然地理要素,帮助学生从空间分布、地形地貌、气候成因等维度构建对泰宁县的整体认知框架。通过对这些基础要素的学习,让学生掌握认识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形成从自然环境到人文现象的系统性思维,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认识到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意义; 探究挑战:小组讨论,结合泰宁县旅游资源的分布,为游客设计能体验不同种类的旅游资源观光路线,并附上景点导游解说词———通过设计旅游路线,促使学生将泰宁县相关知识进行系统性整合,将课堂所学的地理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实现“学以致用”,强化对区域地理知识的深度理解。同时运用生动语言编写解说词,这一过程充分锻炼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小试牛刀:紧贴课堂所学,设计题目———解题能力、图文阅读能力提升,引导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思维梳理:知识梳理———强调重点,查漏补缺。 通过整个流程,辅以若干图片、影像资料、文字材料,使学生理解主要知识点,提升关键能力及学科核心素养。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问题驱动 播放泰宁县旅游宣传片,提出问题:视频中提到的地方是哪里?它有什么独特的魅力吸引大量游客慕名前来? 认真观看视频内容,思考问题。 将学生从日常课堂情境带入充满吸引力的家乡地理情境,增强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过渡 看完了宣传片相信大家都想要身临其境一睹泰宁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