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94773

2.3.2糖类和核酸(教学课件)(共37张PPT)_高中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

日期:2025-05-10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2次 大小:486551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3.2,高中,必修,选择性,2019,科版
  • cover
(课件网) 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 烃的衍生物 第二章 2.3醛和酮 糖类和核酸 章节脉络 第二章 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 烃的衍生物 2.2醇和酚 2.1有机化学反应类型 2.3醛和酮 糖类和核酸 2.4羧酸 氨基酸和蛋白质 糖类和核酸 醛和酮 糖类和核酸 1.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从宏观层面,学生能够观察和描述糖类与核酸的物理性质,能通过实验现象,判断糖类和核酸的类别及特征反应。深入理解糖类和核酸的微观结构,建立起从微观结构到宏观性质和反应现象的逻辑联系。 2.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基于糖类和核酸的结构特点、实验数据和反应现象,进行合理的证据推理。培养学生依据证据得出结论、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构建糖类和核酸的结构与性质的认知模型,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鼓励学生在糖类和核酸的研究领域进行创新思考。探索糖类在新型材料合成、药物载体等方面的潜在应用,以及核酸在基因编辑、疾病诊断新技术开发等方面的创新可能性。 核心素养目标 学习重难点 重点: 1. 掌握糖类不同类型的结构特点与典型性质,能依据结构判断其反应活性与特性反应。 2.熟悉核酸的基本组成及 DNA、RNA 的结构差异与功能联系 难点: 理解糖类水解、氧化等反应原理与规律,会书写相关反应方程式;明晰核酸在遗传信息传递中的核心机制。 课前导入 葡萄糖是供给人体能量的物质之一。高浓度的葡萄糖溶液(葡萄糖的质量分数在50%以上)配以相关的药物输入患者体内可以治疗肠道感染、静脉炎等多种疾病。 水果中富含糖类物质 葡萄糖、蔗糖、淀粉和纤维素都是糖类,那么,它们的结构和性质是怎样的呢? 糖类是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物质之一,糖类与生命活动有什么关系呢? 糖类概述 PART 01 1.概念 糖类概述 分子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羟基的醛或酮以及水解后可以生成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的有机化合物。 2.糖类的组成 糖类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官能团为—OH、—CHO或 C O 3.糖类的分类 低聚糖:1 mol 糖水解后能产生 2 ~10 mol 单糖。 双糖(二糖):能水解产生 2 mol 单糖 三糖:能水解产生 3 mol 单糖 四糖五糖...... 依次类推 糖类可分为单糖、低聚糖和多糖。 【实验目的】 【实验用品】 1. 通过完成葡萄糖与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的反应,掌握醛基的检验方法。 2. 了解蔗糖、淀粉、纤维素的基本性质,知道这几种糖与葡萄糖之间的关系。 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淀粉溶液,纤维素(脱脂棉),银氨溶液,稀硫酸(1:5), 90% 硫酸,10% NaOH 溶液,2% CuSO4 溶液,碘水; pH 试纸,试管,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试管夹等。 糖类概述 实验探究———几种糖的性质 糖类概述 实验探究———几种糖的性质 糖类概述 1. 葡萄糖中醛基的检验 实验内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 用银氨溶液 检验醛基 用新制氢氧 化铜悬浊液 检验醛基 (1)取一支洁净的试管,加入 1 mL 葡萄糖溶液(2)向葡萄糖溶液中加入 2 mL 银氨溶液,不要振荡 (3)将混合液平稳地放在 60 ℃左右的水浴中微热,观察实验现象。 试管壁上产生银镜 葡萄糖能被[Ag(NH3)2]OH氧化。 (1)配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向试管中加入2 mL 10% NaOH 溶液,再加入 5 ~ 6 滴 2% CuSO4 溶液 (2)向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中加入 2 mL葡萄糖溶液,加热,观察颜色变化。 试管内产生 砖红色沉淀 葡萄糖能被新制Cu(OH)2悬浊液氧化。 实验探究———几种糖的性质 糖类概述 2. 蔗糖、淀粉的性质 实验内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 蔗糖的水解 (1)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 1 mL 蔗糖溶液 (2)向一份蔗糖溶液中加入 2~3 滴稀硫酸,水浴加热几分钟,再加入 NaOH 溶液调节至碱性 (3)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新制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