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94969

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教学课件 (共36张PPT) 2024-2025学年人教版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05-14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8次 大小:89594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八年级,物理,初中,人教,学年,2024-2025
  • cover
(课件网) 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第一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第一章 机械运动 新课导入与学习目标 01 本课新课讲解 02 本课例题与练习 03 课后小结 04 目录 CONTENT New Lesson Introduction and Learning Objectives PART ONE 新课导入与学习目标 新课导入 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经常要比较距离的远近、时间的长短、温度的高低....…人们常常用自己的感觉器官去感知外界的情况。但是,仅凭感觉去判断不一定正确,更谈不上准确。 横线是水平的还是倾斜的? 图中的两个橙色小球谁更大? 要作出准确的判断,得到精确的数据,必须用测量仪器来测量 学习目标 1.会根据日常生活经验估时间,了解测量长度的工具及其发展过程。 2.了解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New Lesson Presentation PART TWO 新课讲解 新课讲解 一、长度的单位 1.国际单位:米(m) 2.常用单位及换算: 千米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微米 纳米 km m dm cm mm nm μm 10 10 10 在国际上为了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做国际单位制。 大 小 乘倍数 除以倍数 新课讲解 单位换算方法步骤 先“换”后“算”:不改变数字,利用等量代换将单位换算成我们需要的单位,之后进行数字化简计算。 后“算” 物理量的原数字不变,原单位与换用单位之间进行等量代换 将各物理量单位前的数字进行化简运算 先“换” 1km=1000m=103m 1dm=0.1m=10-1m 1cm=0.01m=10-2m 1mm=0.001m=10-3m 1μm=0.000001m=10-6m 1nm=0.000000001m=10-9m 新课讲解 千米(km):千米用于描述较长的距离,比如城市之间的距离。北京到上海的直线距离约为1000多千米。 米(m):米是最常用的长度单位,适合描述人的身高、房间的尺寸等。一个成人的身高大约是1.7米到1.8米。 分米(dm):分米通常在测量较短的物体时使用,如一本书的厚度可能为2分米(即20厘米)。 厘米(cm):厘米常用于测量小物体的尺寸,比如一个笔记本的宽度可能为20厘米。 毫米(mm):毫米用于描述非常细小的尺寸,如螺丝钉的直径或硬币的厚度。例如,一张标准的信用卡厚度约为0.76毫米。 微米(μm):微米用来描述极细微的尺度,例如,人类头发的直径大约是50到100微米。 纳米(nm):纳米是描述纳米技术或分子、原子尺度的单位,如DNA分子的直径大约为2.5纳米。 新课讲解 一些常见的长度和距离 珠穆朗玛峰高度 地球半径 太阳半径 银河系半径 1x10-7m 7x10-5m 新冠病毒直径 头发直径 一张纸厚度 我国标准轨距 约1x10-4m 1.435m 6.4x106m 8848.86m 7x108m 7.6x1020m 新课讲解 二、长度的测量 1.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刻度尺 2.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 新课讲解 螺旋测微仪 游标卡尺 精度更高 3.比较精确的长度测量工具 新课讲解 4.刻度尺的使用: (1)会认 :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单位 分度值 单位 零刻度线 量程(0-8cm) 分度值 分度值: 最小一格代表的长度 ① :是否磨损,若磨损则从后面清晰的刻度开始量起。 ② :刻度尺的测量范围,便于选择合适的刻度尺。 ③ :相邻两刻度线间的长度,决定测量精确程度。 零刻度线 量程 分度值 新课讲解 ①会放:把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边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物体保持平行,不能 。 ②会看: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尺 ,不得斜视。 ③会读:一定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 位。 (2)使用时 (3)会记:要记录数据和 ,测量结果由准确值、 和 组成。 歪斜 垂直 一 单位 单位 估读值 新课讲解 1.测量时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 2.给多组数据求平均值时 3.刻度尺热胀冷缩 读数时要减去起始点的数 热了,测量值偏小,冷了,偏大 舍掉不准确,剩下数据求平均值,位数前后要一致 注: 新课讲解 1.累积法(测多算少法):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