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97361

7.1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课件 (共37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3

日期:2025-05-08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5次 大小:54669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必修,政治,高中,统编,学年,2024-2025
  • cover
(课件网) 思想政治必修三 政治与法治 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 第七课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第七课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第一框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认同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科学性;知道我国法治发展的巨大成就,增强依法治国的信心。 2.通过我国法治历程的学习,明白我国法治的渐进性;通过学习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明确依法治国是中国人民的主张、理念、实践,是由我国的国情和社会制度所决定的。 3.知晓依法治国方略已经写入我国宪法,生活中要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活动准则。 感知我国法律的经发展历史 议题一 一、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 1.法律的产生 法律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属于历史范畴) 法律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意志,是实现国家职能的工具。 它既维护公共管理秩序,也保障正常的社会生活。 2.法律的本质: 3.法律的作用: 注意:法律不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产生 注意:法律具有阶级性;不能说维护人民或者全体公民的利益 一、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 4.法律在人类社会不同阶段的特点 议学情景: 古代社会: 《汉谟拉比法典》内容判刑举例 事例一∶【某好心人收留一不堪主人虐待而逃亡的奴隶】→定刑∶【死刑】 事例二∶【奴隶主将奴隶伤害致死】→定刑∶【无罪】 事例三∶【贵族打死贵族】→定刑∶【赔款】 事例四∶【奴隶不承认主人是自己的主人】→定刑∶【割除双耳】 近代社会: 欧洲启蒙运动中,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等反对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提出了坚持人生而平等和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拿破仑法典》: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 合作探究:结合材料说明法律在人类社会不同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古代社会:法律确认和保护人剥削人的等级制度,特权阶层常常凌驾于法律之上。--人治 近代社会:法律的地位和权威不断提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逐渐成为现实,法治代替了人治,成为一种全新的国家治理方式。--法治 拓展提升:人治 vs 法治 vs 法制 人治 个人或者少数人因掌握社会公共权力,以军事、经济、政治、法律、文化、伦理等物质与精神手段,对占社会绝大多数的其他成员进行等级统治的社会体制。 法治 是法律统治的简称,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强调一个国家处于依法治理的一种状态,是动态意义的词,重在治理。只在民主制国家才存在法治。 法治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是国家长治久安和繁荣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以理性解决社会矛盾的最佳途径。 法制是法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法治是法制的立足点和归宿。 法制 法律制度的简称,属于制度的范畴,强调一个国家的法及其法律制度。是静态意义的词,重在制度。在任何国家都存在法制 一、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 5.我国法律的发展历程 春秋 战国 时期 西汉 时期 唐朝 时期 开始制定成文法 儒家思想成为政治生活的主导思想,强调礼法结合 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封建法典,并为以后历代封建王朝所传承和发展 1840年鸦片战争后 一些仁人志士变法图强的梦想最终归于失败 开 始 制 定 成 文 法 P75相关链接: 中华法系,是指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在中国古代法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法律文明,它强调法律与伦理道德的统一,代表性法典为《唐律疏议》。 你们的观念本身是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关系的产物,正像你们的法不过是被奉为法律的你们这个阶级的意志一样,而这种意志的内容是由你们这个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来决定的。———马克思 合作探究:感悟马克思恩格斯的这段论述是如何理解法的产生、法的本质、法的决定性因素? P74探究与分享 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