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思想政治必修三 政治与法治 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 第九课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第九课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9.1 科学立法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通过学习,认可科学立法的过程,认同我国立法的科学性、民主性。 科学精神:理解科学立法的内涵、标准。 法治意识:增强公民的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 公共参与: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为国家立法建言献策,增强法治观念,树立法治意识。 1、科学立法的原因和含义 2、科学立法的原则及其要求 3、科学立法的要求 自学清单 自古以来,中华历代志士仁人追求“良法善治”。宋人王安石说:“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 良法概念始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认为:“法治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是良好的法律。” 良法的实现,最终取决于 环节, 立法 科学立法 议学情境 合作探究:如何实现”良法善治“ 议题一 领悟科学立法的内涵 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科学立法。 科学立法就是要尊重和体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提高法律的质量。 1、科学立法的重要性 2、科学立法的含义 特别注意: 有法可依主要是从“量”的角度考量,是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增量”; 科学立法主要是从“质”的角度考量,是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提质”。 有法可依 良法善治 一、科学立法的内涵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科学立法的关键 科学立法的核心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 2.科学立法的原则 (1)立法的方向 科学立法体现我国国家性质,顺应时代要求,推动国家发展进步,保障人民各项权利。 要求: 立法要符合我国的政治制度和历史传统, 要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相适应, 制定出适合中国的良法。 《民法典》分编中,规定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这些都体现了仁者爱人、恤老怜幼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绿色环保原则在民法典分则中也有充分体现,传承和弘扬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我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规定我国的法定结婚年龄是男22岁、女20岁,且实行一夫一妻制。有些地方男20岁、女18岁也可以结婚,西藏有些地区可以实行一夫多妻、一妻多夫制”,对之前形成的上述婚姻关系,凡不主动提出解除婚姻关系者,准予维持。 2022年,加快推进经济、民生、社会、环保、国家安全等重点领域立法。制定黄河保护法、学前教育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制定突发事件应对管理法、粮食安全保障法等,修改传染病防治法等。 符合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政治制度 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相适应 符合我国的历史传统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逐渐表现出低龄化趋势,原有刑法的某些条款已经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针对这一状况,2020年12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26日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十一),规定:“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刑法修正案于2021年3月1日起施行。 刑法修正案(十一):12至14周岁未成年人故意杀人等犯罪要负刑责。 新修订刑法是良善之法,管用之法,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2)立法的实效 要符合国情和实际 要求: 要立良善之法,立管用之法,完善立法体制机制, 使每项立法都能科学合理地规范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 规范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 使法律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遵循法律体系的内在逻辑和立法工作规律,遵循立法程序,注重立法技术,努力实现立法过程的科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