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97391

第一课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 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2(共37张ppt)

日期:2025-10-09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9次 大小:71741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民法,高中,ppt,37张,必修,选择性
  • cover
(课件网) 法 律 与 生 活 民法 第一单元 民事权利与义务 第二单元 家庭与婚姻 第三单元 就业与创业 第四单元 社会争议解决 第一课 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 第二课 依法有效保护财产权 第三课 订约履约诚信为本 第四课 侵权责任与权利界限 第五课 在和睦家庭中成长 第六课 珍惜婚姻关系 第七课 做个明白的劳动者 第八课 自主创业与诚信经营 第九课 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 第十课 诉讼实现公平正义 劳动法 诉讼法 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知识框架 聚焦公民依法维护合法权益的法律行为,介绍公民一般的民事权利和义务 了解婚姻家庭中的法律关系和法律责任 劳动关系的法律保障、社会纠纷的解决机制和法律程序 进一步发展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增强法治意识,提供日常生活中的法律常识 教师寄语:奋斗的双脚在踏碎自己的温床时,却开拓了一条创造之路。 第一单元 民事权利与义务 2025.一轮复习 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 【单元知识体系】 2025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 第一课 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 考情统计 备考建议 了解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识别我国公民的民事权利和民事责任。 政治认同: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每个公民认真学习民法知识,提高法治素养。 科学精神: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 法治意识:尊崇法律、敬畏法律,把法治作为工作、生活的准则和指南。 公共参与:合理合法地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积极参与社会生活。 2024·北京、2024·辽宁、2023·北京、2023·山东:民事权利与义务; 2024·浙江、2023·全国、2023·海南:维护人身权利; 2022年:山东卷18;北京卷13;辽宁卷14;海南卷18; 2023年:山东卷16;新课标Ⅱ卷22;辽宁卷18;湖北卷10、21;湖南卷13、14;浙江1月高考26; 本课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有考查,人身权利、民事行为能力是重要考点。复习时以具体案例为背景,明确肖像权、名誉权和隐私权的具体内容以及在信息时代保护个人信息的要求。 【课程标准解读】 【知识体系】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透视民法与民事法律关系 积极维护人身权利 解析民法基本原则 生命健康俱可贵 姓名肖像受保护 名誉隐私不可侵 含义 要素 人身关系 财产关系 主体 客体 内容 平等 自愿 公平 诚信 守法和 公序良俗 绿色 生命权 健康权 身体权 姓名权 肖像权 名誉权 隐私权 【复习导学 问题清单】 1.民法的含义和调整对象 2.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和要素(主体、客体和内容)(重点) 3.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德治和法治相结合。 4.民法的基本原则 5.人身权利有哪些,最基础的权利是什么,为什么? 6.姓名权的含义、作用和权利 7.肖像权的主体、含义和权利 8.名誉权和荣誉权的内容和要求 9.隐私权的含义和保护隐私的意义 10.维护个人信息的原因、如何使用及意义 1. 什么是民事? 民事指有关民法之事或者农事、民间的事情。从法律层面讲,主要指民法之事,即平等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主要有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2. 什么是民事行为? 民事行为是自然人或者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行为。该行为区别于不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比如道德行为、情谊行为等,例如:朋友答应晚上陪你吃饭,但是最后爽约了;也区别于其他法律领域的行为,比如犯罪行为、行政行为等。 3. 什么是民事案件? 根据我国法律体系对法院审理的案件根据法律关系的不同,区分为民事案件、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它们的区别简单来说,刑事案件是指审理犯罪的案件;行政案件是指审理民告官的案件;民事案件是指审理私人之间民间争议的案件。除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之处,都属于民事案件,如合同纠纷、劳动纠纷、知识产权纠纷、婚姻家庭纠纷、财产权属纠纷、商业纠纷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