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97438

1.3.3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设计(表格式)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 必修 第一册

日期:2025-05-12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41次 大小:70271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化学,必修,2019,人教,1.3.3,高中
  • cover
教学设计 教科书版本及章节 人教版 高中化学 必修 第一册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课题 从元素的价态改变认识物质的性质与转化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时是这一单元的第三课时,本课时包括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分析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理解守恒规律并运用守恒规律将陌生反应方程式配平;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理论预测物质的化学性质和变化,设计实验进行初步验证,并能分析、解释有关实验现象,形成物质性质探究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学习者分析 通过第一课时学习学生初步形成氧化还原反应理论模型。在第二课时学习后学生建构了完整了氧化还原反应理论模型,学会了依据元素化合价和物质类别预测物质性质,但对于物质性质的探究并没有形成完整思路,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升。 学习目标确定 1.学会依据元素化合价和物质类别进行物质性质的探究形成物质实验探究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2.学会物质性质的判断方法,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比较的方法。 3.掌握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的守恒规律,学会应用氧化还原反应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物质性质的探究--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难点:氧化还原反应理中的一般规律和实际应用 学习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 通过对学生上课提问,课堂练习,课后作业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语言表达或书面书写等方式进行展示,采取学生互评,师生互评等方式进行评价。 问题评价目标评价标准问题1问题2问题3通过对过氧化氢中元素化合价的分析,推测物质性质并设计实验验证来诊断并发展学生实验探究能力水平。水平A 能根据核心元素化合价预测新物质的性质,但不能进行性质检验的实验设计。水平B 能预测新物质性质并设计简单的实验验证方案,方案中存在明显的不足。水平C 能够设计科学的实验方案对新物质性质进行预测并验证,形成物质性质预测并验证的实验思路。问题4通过对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化学反应的分类评价学生理解守恒关系的能力水平。水平A 不能全面的化学反应进行分类。水平B 能够正确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但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理不清。水平C 能够正确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并能理清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并画出图示进行表示。问题5通过汽车尾气的催化转化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分析诊断并发展学生应用守恒规律的能力水平。水平A 能够根据化合价变化预测出反应的生成物。水平B 能够根据化合价的变化预测出反应的生成物,并运用守恒规律正确写出反应转化的化学方程式。水平C 能够根据化合价的变化预测出反应的生成物,并运用守恒规律正确写出反应转化的化学方程式,并认识到化学学科在环境保护中起到的重要作用。问题6通过对84消毒液和洁厕灵使用说明书的分析,诊断并发展学生应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水平A 能够根据物质化学式标注元素的化合价,并预测部分物质的性质。水平B 能够根据物质化合价预测物质性质并能够利用化学方程式准确表达说明书中两者不能混用的原因。水平C 能够根据物质化合价预测物质性质并能够利用化学方程式准确表达说明书中两者不能混用的原因。深刻体会到化学学科知识对于指导人们生活的重要意义。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本课时设计了基础作业和开放性作业,通过基础作业的检测,诊断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知识点包括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的辨识和强弱比较,作业难度属于推理预测水平,依据给定强弱关系分析反应发生情况的分析属于更高的能力要求,发展并诊断学生的概括关联的思维能力,在习题中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