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97842

10.5 跨学科实践:潜艇 教学课件 (共29张PPT) 初中物理教科版(2024)八年级下册

日期:2025-05-05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4次 大小:24912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0.5,八年级,2024,教科,物理,初中
  • cover
(课件网) 10.5 跨学科实践:潜艇 教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十章 流体的力现象 目录 素养目标 01 课程导入 02 新课讲解 03 总结归纳 04 课堂练习 05 正确教育 素养目标 1.了解潜艇的沉浮原理,知道核潜艇的基本结构 2.体验我国在深潜方面的成就,会制作潜艇模型 潜艇是一种利用力学原理控制沉浮,能够在水下执行任务的舰艇,广泛应用于水中作战、海洋科学研究、勘探及开采、设备维护、搜索救援、水下旅游观光等领域。 潜艇的沉与浮 潜艇是一种利用力学原理控制沉浮,能够在水下执行任务的舰艇,广泛应用于海洋科学研究、勘探及开采、设备维护、搜索救援、水下旅游观光等领域. 鱼的沉浮 (1)鱼的沉浮原理:通过观察鱼儿的潜水机制,人类发现鱼体 内有一个叫作鱼鳔的器官(图2),这个器官可以帮助鱼儿通过调节其内部的空气量(即改变自 身体积)来控制浮力,从而实现 上浮或下沉。 (2)具体分析 ①鱼儿下潜时,收缩鱼鳔,减小排开水的体积,所受浮力变小,所受浮力小于重力; ②鱼儿上浮时,膨胀鱼鳔,增大排开水的体积,所受浮力变大,所受浮力大于重力。 潜水艇 工作原理:通过充水、排水来改变自身重力,实现沉浮 工作舱 排气口 空气压缩泵 排水口 水箱 配重舱 下潜时,在两侧的水舱内充入水,艇重增大,重力大于浮力,潜艇就会下沉。 上浮时,用压缩气体将水舱里的水排出一部分时,潜水艇变轻,重力小于浮力,潜艇就会上浮。 当水舱中充入适量的水时,浮力与重力相等,潜艇就能悬浮在水中任何深度。 潜水艇的浮沉原理 潜入水中 若G>F浮,则下潜 若G<F浮,则上浮 1.如图所示,潜水艇悬浮在水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潜水艇是靠改变浮力来实现浮沉的 B.潜水艇悬浮时,其所受浮力等于自身重力 C.要使潜水艇下沉,应向水舱内充水 D.要使潜水艇上浮,应把水舱内的水向外排出 A 经典例题 答案:A 解析: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上浮或下潜的,故A错误,符合题意;当潜水艇处于悬浮状态时,其所受浮力等于自身重力,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原来潜水艇悬浮,所受浮力等于重力,要使潜水艇下沉,则应使重力大于其所受的浮力,由于潜水艇所受浮力不变,故应向水舱内充水以增大重力,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要使潜水艇上浮,则应使重力小于其所受浮力,由于潜水艇所受浮力不变,故应把水舱中的水排出一部分,以减小重力,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军用潜艇 军用潜艇是国家海军的战略性武器.工程师通过调节水舱内水的多少控制潜艇沉浮,依靠电力驱动马达推动螺旋桨前进. 基本结构 潜艇空间分为人员与设备舱和水舱.工程师利用声呐、潜望镜、雷达等设备充当潜艇耳目,设置了导弹、鱼雷等武器系统. 弘扬科学家用于奉献精神 黄旭华成功研制了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是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先驱者和奠基人之一,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在深潜试验中,他不顾个人安危,亲自登艇, 潜入极限深度勘测数据,完成了核潜艇研发过程 中最具风险的步骤。他为国家利益隐姓埋名、默 默工作,60多年来潜心技术攻关,为核潜艇研制 和跨越式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潜艇模型制作比赛 1.生活舱和水舱独立分开。 2.生活舱与设备舱大于水舱。 1.完成从水面下潜到指定位置悬浮。 2.完成从水下上浮到指定位置悬浮。 带盖的大、小饮料瓶各两个、配重物、注射器,塑料管、胶枪(包括热熔胶)、剪刀、透明胶等。 制作要求 比赛任务 制作材料 动手做 做一个潜艇 按右图自制一个潜艇模型(为保持试管稳定,试管上可绕些铁丝)。 把模型浸在水中,从管中抽气,模型将怎样运动? 向试管中打气,模型又会怎样? 从管中抽气时,试管内的气压减小,水进入试管中,重力增大,试管下沉 向管中打气时,试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