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98117

10.4 沉与浮 教学课件 (共33张PPT) 初中物理教科版(2024)八年级下册

日期:2025-05-0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8次 大小:34195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0.4,八年级,2024,教科,物理,初中
  • cover
(课件网) 10.4 沉与浮 教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十章 流体的力现象 目录 素养目标 01 课程导入 02 新课讲解 03 总结归纳 04 课堂练习 05 正确教育 素养目标 1.通过实验,认识物体的沉浮条件 2.能通过实例说明物体的沉浮条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能应用沉浮条件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冰山、海豚、沉船……浸在水中的物体,有浮有沉。这是为什么呢? 物体的浮沉条件 “观察:鸡蛋的沉浮”实验 取一枚新鲜鸡蛋,放在清水中,观察它在水中沉浮的情况。向水中慢慢加些盐,并轻轻搅拌,观察到鸡蛋怎样运动?如果再加些清水,又会发生什么现象? ①鸡蛋沉入水底 ②鸡蛋向上浮,最后漂浮在水面 ③鸡蛋又开始下沉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两个力: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浮力。根据物体所受浮力与重力大小关系的不同,由静止释放的物体,其浮沉存在三种情况。 F浮 G 上浮 F浮 G 悬浮 F浮 G 下沉 F浮 > G F浮 = G F浮 < G 上浮 F浮 > G G = m物g = ρ物V物g F浮 = G排 = m排g = ρ液V排g ρ液V排g > ρ物V物g ρ液 > ρ物 物体浸没 V排 = V物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如果它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物体上浮 F浮 G 上浮 悬浮 F浮 = G G = m物g = ρ物V物g F浮 = G排 = m排g = ρ液V排g ρ液V排g = ρ物V物g ρ液 = ρ物 物体浸没 V排 = V物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如果它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物体悬浮 F浮 G 悬浮 下沉 F浮 < G G = m物g = ρ物V物g F浮 = G排 = m排g = ρ液V排g ρ液V排g < ρ物V物g ρ液 < ρ物 物体浸没 V排 = V物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如果它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物体下沉 F浮 G 下沉 抹香鲸靠加热或冷却脑油来控制浮沉 物理与生活 鹦鹉螺具有螺旋的外壳,壳内有很大的充气囊 乌贼的骨中有许多小的充气分隔室 1.物理课上,老师将整个橙子放入水中,橙子静止后漂浮在水面上,如图甲.将其切成大小两块,再次投入水中,发现大块仍漂浮,小块缓慢沉入水底,如图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整个橙子的密度等于水的密度 B.大块橙子受到的浮力大于其重力 C.小块橙子缓慢沉入水底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逐渐变小 D.两块橙子受到浮力之和不可能大于整个橙子受到的浮力 D 经典例题 答案:D 解析:A(×)整个橙子漂浮在水面上,则整个橙子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B(×)大块橙子放入水中仍漂浮,则大块橙子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 C(×)小块橙子缓慢沉入水底的过程中,水的密度不变,排开水的体积先增大后不变,根据 可知,它受到的浮力先增大后不变. D(√)整个橙子漂浮在水面上,其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重力.将其切成大小两块后,大块橙子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小块橙子受到的浮力小于其重力,而整个橙子的重力不变,故两块橙子所受的浮力之和小于整个橙子受到的浮力. 控制沉与浮 人类从远古时代就开始利用浮力了。最初可能是抱住或骑在一段树干上顺水漂流,这是人类最早的航行方式。后来人们发明了船,它能承载更多的人和物。据记载,1405年郑和下西洋时乘坐的木船长约为147 m,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木船 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邮票 密度计 工作原理:利用物体漂浮时,F浮=G物的原理制成的。 物体在不同液体中漂浮时,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 刻度特点:上小下大,刻度间隔不均匀。自上往下,刻度线越来越密,刻度值越来越大。 读数方法:静止时液面所对刻度乘以水的密度。 用途:一种可以直接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 水 液体甲 液体乙 1.0 1.2 1.4 生活物理 盐水选种 利用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跟液体的密度 ρ液 有关,ρ液 越大,浮力 F浮 越大。 即:ρ物 < ρ液,物体上浮; ρ物 > ρ液,物体下沉。 干瘪、虫蛀的种子会上浮直至漂浮,而饱满的种子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