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对点训练 题组一 水盐平衡调节 1.关于水和无机盐平衡及其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人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B.K+在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上起到决定性作用 C.人体Na+的主要来源是食物,几乎全部由小肠吸收,主要排出途径是大肠 D.人在饮水不足时,通过减少排尿量就可以维持内环境稳定 解析:K+主要存在于细胞内液,对维持细胞内液的渗透压起决定性作用,Na+的主要排出途径是肾脏,水盐的平衡是机体通过各器官和系统协调配合完成的,因此,饮水不足不能通过减少排尿量维持内环境稳定。 2.下面是关于抗利尿激素调节的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甲图表示食物过咸时,抗利尿激素分泌量与细胞外液渗透压变化的关系 B.乙图表示饮水过多时,抗利尿激素分泌量与细胞外液渗透压变化的关系 C.丙图表示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分泌量的变化 D.丁图a点时注射的可能是抗利尿激素 解析:摄入食物过咸,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增加,A错误;饮水过多,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减少,B错误;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随着水分的重吸收,细胞外液渗透压将下降,C错误;注射抗利尿激素后,尿液中水分减少,所以尿液中尿素和无机盐离子的浓度应该是上升的,D正确。 3.若手术摘除小鼠的肾上腺并给予与术前相同的饲喂条件,则与术前相比,小鼠体内出现的变化是( C ) A.Na+重吸收减少,尿量减少 B.Na+重吸收减少,血浆渗透压上升 C.血浆渗透压下降,抗利尿激素减少 D.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尿量增加 解析:哺乳动物的肾上腺可分泌一种激素,促进肾脏对Na+重吸收,手术摘除小鼠的肾上腺后,该激素分泌量减少,Na+重吸收减少,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减少,尿量增多。 4.机体摄入水总量大大超过排出水量,以致水分在体内潴留,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和循环血量增多,称为水中毒(又称稀释性低钠血症)。关于水中毒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某人做B超检查需憋尿,且空腹一次性喝了1 000 mL水,则其可能会发生水中毒 B.水中毒时下丘脑合成和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弱 C.发生水中毒必须立即停止水分摄入,可适当使用利尿剂,以促进体内水分的排出 D.在人体渗透压平衡调节过程中,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共同发挥作用 解析:某人做B超检查需憋尿,因此其体内的水分不能排出,又因为此人空腹一次性喝了1 000 mL水导致其摄入水总量超过排出水量,所以此人可能会发生水中毒,A项正确;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并分泌、垂体释放的,B项错误;水中毒是因为摄入水总量大大超过排出水量,所以发生水中毒的病人必须立即停止水分摄入,可适当使用利尿剂,促进体内水分的排出,缓解水中毒现象,C项正确;在人体渗透压平衡调节过程中,先是血浆渗透压发生改变引起下丘脑中渗透压感受器兴奋,通过神经调节促使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再通过体液调节作用于肾小管、集合管,引起尿量变化,因此此过程中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发挥作用,D项正确。 5.(2023·湖北高考)武汉马拉松比赛吸引了全球约26 000名运动员参赛。赛程中运动员出现不同程度的出汗、脱水和呼吸加深、加快。下列关于比赛中运动员生理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血浆中二氧化碳浓度持续升高 B.大量补水后,内环境可恢复稳态 C.交感神经兴奋增强,胃肠平滑肌蠕动加快 D.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生成减少 解析:参赛运动员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过多时会刺激脑干中的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将多余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A错误;运动过程中由于出汗增加,脱水会伴随着无机盐的丢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