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98599

高考时政热点29:“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 (含答案)

日期:2025-05-09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29次 大小:13023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高考,时政,热点,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
  • cover
高考时政热点29:“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 热点素材 2024年7月27日,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9项。 “北京中轴线”纵贯北京老城南北,始建于13世纪,形成于16世纪,此后经不断演进发展,形成今天全长7.8公里、世界上最长的城市轴线。“北京中轴线”由古代皇家宫苑建筑、古代皇家祭祀建筑、古代城市管理设施、国家礼仪和公共建筑以及居中道路遗存等五大类遗存共同组成,其选址、格局、城市形态和设计体现了《周礼·考工记》所记载的理想都城范式,展现了中国古代王朝制度和城市规划传统,见证了北京城市的发展演变。“北京中轴线”15个遗产构成要素为:钟鼓楼、万宁桥、景山、故宫、端门、天安门、外金水桥、太庙、社稷坛、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国家博物馆和人民大会堂)、正阳门、南段道路遗存、天坛、先农坛、永定门,遗产区面积589公顷,缓冲区面积4542公顷。“北京中轴线”是体现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重要标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高度赞赏中国政府在北京老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方面付出的巨大努力和取得的突出成绩。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北京中轴线”所体现的中国传统都城规划理论和“中”“和”哲学思想,为世界城市规划史作出了重要贡献;“北京中轴线”作为中国传统都城中轴线成熟阶段的杰出典范,代表了世界城市历史中的一种特有类型;认可“北京中轴线”的完整性、真实性和保护管理状况。世界遗产委员会表示,“北京中轴线”的真实性体现在其作为都城核心的延续性,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是“北京中轴线”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认可保持其现有形式的必要性。 2012年,北京中轴线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在12 年申遗过程中,北京市以中轴线申遗保护为契机,带动老城整体保护,带动重点文物、历史建筑腾退,强化文物保护和周边环境整治。“我们制定并实施了《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三年行动计划(2020年7月-2023年6月)》,包括价值阐释、保护管理、环境整治、公众参与、保障机制等方面。” 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办公室专职副主任褚建好介绍,在疏解、修缮、环境整治中,北京中轴线的历史格局、历史风貌逐步复原和生动再现,中轴线的人居环境和城市风貌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提升。 教材衔接 (一)哲学知识 1.重点考向 (1)规律具有客观性,要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高级作答用语:在保护北京中轴线的过程中,需要尊重文化遗产保护的客观规律,同时又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管理措施,实现文化遗产的可持续保护和利用。 (2)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高级作答用语:北京中轴线不仅是一条物理轴,更是一条精神轴和文化轴。它连接了北京老城南北的重要建筑和景观,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格局和风貌。同时,它还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和血脉,与现代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 (3)发展具有普遍性,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高级作答用语:北京中轴线历经7个多世纪的积淀和完善,不断吸收前代都城规划设计理念和实践成果,又根据北京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增加新的内容、赋予新的内涵。这体现了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哲学观点。 (4)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 高级作答用语:北京中轴线的保护和利用之间存在矛盾。一方面,需要保护其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另一方面,又需要合理利用其文化资源,推动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解决这一矛盾需要找到平衡点,实现文化遗产的可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