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98616

高考时政热点35:习近平拉美之行 (含答案)

日期:2025-05-09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27次 大小:17344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高考,时政,热点,拉美,之行,答案
  • cover
高考时政热点35:习近平拉美之行 热点素材 2024年11月13日至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赴秘鲁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秘鲁进行国事访问,赴巴西出席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并对巴西进行国事访问。 APEC和G20都是重要的多边合作平台。2013年以来,习主席出席历次APEC会议、11次出席G20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推动亚太合作、完善全球治理发出强有力的中国声音。 今年的两场峰会都聚焦当今热点问题和重大关切。本次APEC会议的主题定为“赋能、包容、增长”,G20峰会以“构建公正的世界和可持续的星球”为主题。习主席在两场峰会上围绕主题发表多篇讲话。 (1)亚太会议提出三点建议 2024年11月16日,在亚太会议上提出三点建议———构建开放融通的亚太合作格局、培育绿色创新的亚太增长动能、树牢普惠包容的亚太发展理念。 构建开放融通的亚太合作格局,意味着亚太地区各国应进一步打破贸易壁垒,加强互联互通,促进区域内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与便利化。在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亚太地区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加强合作对于推动全球经济复苏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例如,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实现海陆空交通网络的互联互通,提高物流效率,降低贸易成本。 培育绿色创新的亚太增长动能,强调了亚太地区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责任和担当。亚太各国应加大对绿色技术的研发和投入,推动传统产业向绿色转型,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同时,鼓励创新驱动发展,加强科技创新合作,提高亚太地区的核心竞争力。例如,共同开展清洁能源技术研发,推广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树牢普惠包容的亚太发展理念,旨在确保亚太地区的发展成果能够惠及所有国家和人民。这就要求亚太各国在制定发展政策时,充分考虑到不同国家的发展水平和需求,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和帮助,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例如,通过开展南南合作、技术援助等方式,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自身发展能力。 (2)出席G20峰会 习近平总书记出席 G20 峰会,与各国领导人就全球经济治理、气候变化、贸易投资等重大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在峰会上,中国积极倡导多边主义,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中国提出的一系列主张和倡议,为全球经济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例如,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避免货币竞争性贬值,共同维护全球金融稳定等。 (3)访问巴西 习近平总书记对巴西进行访问,进一步深化了中巴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巴两国在经贸、科技、人文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拓展和深化。 在经贸领域,中巴两国互为重要贸易伙伴。双方可以进一步加强在农业、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例如,扩大巴西农产品对华出口,加强中巴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开发,共同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两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在科技领域,中巴可以加强科技创新合作,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分享科技成果。例如,在航天、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领域开展合作,提高两国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 在人文领域,加强文化交流和教育合作,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例如,举办文化展览、艺术演出等活动,促进两国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扩大留学生交流规模,培养更多了解对方国家的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的拉美之行,对于推动中国与南美国家的友好合作、促进亚太地区和全球的稳定与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这一系列外交行动展示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和作为,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积极贡献。 教材衔接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重点考向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