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98862

人教版(2024)七下英语Unit 7 A Day to Remember Section B (1a-1d)说课稿

日期:2025-05-03 科目:英语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5次 大小:175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教,to,1a-1d,Section,Remember,Day
  • cover
新人教版七下英语Unit 7 A Day to Remember Section B (1a-1d)说课稿 一、说教材与学情 1.教材内容:本课是Unit 7第四课时,围绕“日记记录难忘经历”主题展开,通过Sam的农场旅行日记,引导学生学习日记格式、时间顺序表达及劳动教育意义。教材融合语言知识(词汇、句型)、阅读技能(细节捕捉、主旨概括)和情感教育(珍惜粮食),是“人与自我”主题下培养学生记录生活、反思情感的重要载体。 核心文本:Sam的农场日记(按时间顺序叙述)。 语言知识:新词汇(diary, explore, branch等)、短语(from…to…, think of)及时间顺序词(in the morning, finally),强化“叙事性文本”的语言逻辑。 文化主题:通过谚语“Every grain comes from hard work”及《悯农》诗句,渗透“劳动创造价值”的普世价值观。 2.学情分析: 学生已掌握一般过去时和现在进行时,能简单描述过去事件;对日记有初步认知(如格式),但缺乏连贯叙事能力,已具备基础英语阅读能力,但对日记文体和农业词汇可能不熟悉。 七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善于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素材学习;小组合作意识初步形成,适合任务型学习。对长文本的细节提取能力较弱;需引导将“劳动体验”与“情感表达”结合,避免停留在语言表层。需通过任务型活动提升信息提取能力和逻辑表达。 二、说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能力: 能准确运用日记相关词汇(diary, record, entry)和农场活动动词(explore, pick, water),理解“from…to…”“enjoy doing sth”等句型。 能通过扫读、精读提取日记中的时间、地点、活动等关键信息,并用时间顺序词复述事件(如In the morning, we explored… Then we picked…)。能按时间顺序复述或书写个人经历。 2.文化意识: 理解日记作为“记录生活、反思自我”的工具价值,对比中西方日记文化的共通性。 通过劳动体验理解“Every grain comes from hard work”的含义,体会“粮食来之不易”,树立尊重劳动、节约粮食的意识。 3.思维品质: 通过完成表格、思维导图,梳理日记中的时间线和事件顺序(如“到达农场→探索→劳动→感悟”)。通过分析日记结构、判断信息正误,提升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讨论“记日记的好处”和“劳动对食物感受的影响”,结合个人经历有理有据地表达观点(如I agree food tastes better when you work for it because…)。 4.学习能力: 掌握阅读策略:扫读定位关键信息(如Task 1划 morning活动),精读分析细节(如Task 3判断正误)。 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复述、讨论任务,提升倾听与协作能力;主动运用目标语言记录生活,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三、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理解日记结构及时间顺序表达(In the morning… In the afternoon… Finally)。 2.掌握描述农场活动的动词短语(pick strawberries, cut branches)和情感表达(tiring but great fun)。 难点: 1.用连贯语言复述日记内容,准确融入细节信息(如“农民讲解蔬菜从田间到餐桌的过程”)。 2.深层理解谚语“Every grain comes from hard work”的含义,并联系生活实际表达“珍惜粮食”的观点。 四、说教法与学法 1.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通过视频、图片创设“农场旅行”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经验。 任务型教学法:设计表格填写、思维导图、小组复述等任务,驱动语言运用。 跨学科融合法:结合语文《悯农》诗句,强化“劳动教育”的文化共鸣。 2.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预习词汇,通过图片联想词义(如pumpkin, cucumber)。 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记日记的好处”,分工完成复述框架,提升参与度。 探究学习:通过分析日记结构,探究“如何写好一次经历”,为后续写作铺垫。 五、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活主题 1.视频引入:播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