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01695

9.3 第二课时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综合计算 学案(学生版+教师版)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日期:2025-05-14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31次 大小:19099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学生,九年级,人教,化学,初中,教师
    第二课时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综合计算 破疑难 重点探究 01 探究点 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 典例 教材变式 某同学在帮助老师整理实验室时发现一瓶盐酸忘了盖瓶塞(如图所示),为确定瓶中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与标签标示是否相符,利用盐酸与大理石的反应进行测定(杂质不参与反应)。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反应前物质的质量/g 充分反应后物质的质量/g 盐酸 样品 大理石 (足量) 剩余固体(含大 理石)+液体 25.0 6.5 29.3 通过计算,判断该盐酸样品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否与试剂瓶标签标示相符。 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25.0 g盐酸中溶质的质量 → 计算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标签标示比较 解: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5.0 g+6.5 g-29.3 g=2.2 g。 设25.0 g盐酸样品中溶质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73 44 x 2.2 g = x=3.65 g 该盐酸样品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14.6%<20% 答:测定结果与试剂瓶标签标示不相符。 精评价 综合演练 02 基础巩固 知识点1 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分析与计算 1.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种离子不能通过淡水膜,从而得到淡水。对于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变化进行的下列分析,正确的是(D) A.溶质质量减少 B.溶剂质量增加 C.溶液质量不变 D.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2.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 g,该温度下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可能是(A) A.30% B.25% C.26.4% D.0.2% 3.向100 g 10%的NaCl溶液中加入12.5 g NaCl固体,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B) A.12.5% B.20% C.22.5% D.25% 知识点2 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计算 4.(2024滨州)黄铜(铜和锌的合金)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常用于制造轴承、齿轮等机器零件。为回收黄铜中的铜,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取黄铜样品粉末32.5 g,放入烧杯中,然后逐渐加入稀硫酸至过量。所加稀硫酸的质量与剩余固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试计算: (1)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为    g。 (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1)26 (2)解:锌的质量是32.5 g-26 g=6.5 g。 设反应生成硫酸锌的质量是x,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是y。 Zn+H2SO4ZnSO4+H2↑ 65 161 2 6.5 g x y = x=16.1 g = y=0.2 g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100%=16.1% 答: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6.1%。 能力提升 1.已知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 g,在此温度下,向100 g蒸馏水中加入40 g氯化钠固体充分搅拌,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 A.28.6% B.26.5% C.25.7% D.无法确定 2.室温下,将10 g CaO加入90 g水中,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C) A.大于10% B.等于10% C.小于10% D.大于等于10% 3.(2024重庆)已知KCl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在40 ℃时KCl的溶解度为40 g,在该温度下,依据下表所示的数据,进行KCl溶于水的实验探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实验编号 ① ② ③ KCl的质量/g 10 20 30 水的质量/g 50 60 70 A.在上述实验所得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①>② B.实验③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7 C.将实验②、③的溶液分别降温,一定都有晶体析出 D.将实验①、③的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可得到与②浓度相等的溶液 4.(2023广安)X、Y、Z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X>Y>Z B.t2℃时,将20 g X物质放入50 g水中,可得到70 g溶液 C.t3℃时,将100 g X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 ℃,可析出20 g晶体 D.t1℃时,分别将X、Y、Z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不考虑溶剂的蒸发),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 Y>Z>X第二课时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