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01958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课回延安练习题(含答案)

日期:2025-05-0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0次 大小:2895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统编,语文,八年级,下册,2课,延安
  • cover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课回延安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 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 A.东山的糜(mí)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B.脑畔(bàn)上还响着脚步声。 C.欢喜的眼泪眼眶(kuàng)里转。 D.杜甫(pǔ)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呼唤  打发  米酒  千声万声 B.厉害  红旗  浪嘲  柳林铺笑 C.窑洞  窗纸  明镜  英雄倍出 D.档住  延安  枣园  红旗飘飘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儿童剧《芝麻开门》剧情抑扬顿挫,台词诙谐幽默,受到现场观众的热烈称赞。 B. 春天的公园,阳光明媚,草长莺飞,我们一家人徜徉其中,尽享美景。 C. 在海军建军70周年阅兵式上,人民海军挥戈闯大洋,砺剑海天间,民族自豪感在我们心中油然而生。 D. 先进文化理念是科技创新的思想源泉,科技创新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文化和科技是相辅相成的。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家企业自创立以来一直坚持生产中式服装,虽然经历了许多风雨,而且百年的传承从未间断。 B.连日来,经各大媒体集中报道,遵义籍扫雷英雄杜富国的先进事迹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C.国家建立健全毒品监测和禁毒信息系统,开展毒品监测和禁毒信息的使用、分析、收集工作。 D.科学家将分布于全球不同地区的8个射电望远镜组成一个虚拟望远镜,成功拍摄到了第一张黑洞。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 A.一个十七、八岁的健美青年向我走来,他阳光、帅气。 B.熟悉的树木、村庄、桥梁……等都在不停地后退,成为杜小康眼中的遥远之物。 C.我们应该关注的是传统文化的形式?还是传统文化的内涵? D.“好哇,你咬人?该死的东西!”奥楚蔑洛夫忽然听见叫喊声,“伙计们,别放走它!这年月,咬人可不行!逮住他!哎哟……哎呦!” 6.将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连贯的话,排序合理的项是( ) ①实际上,猪是很聪明的动物,“智商” 远高于牛、羊等家畜。 ②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③例如,英国曾有一头小猪,在六个月大的时候,就具备了与人握手、从1数到8等技能。 ④人们常用笨得像猪形容某人很愚笨。 ⑤科学家还认为,猪与狗、黑猩猩、人类等高智商物种一样,具有认知能力。 ④②①⑤③ B. ①②③⑤④ C. ④①②③⑤ D. ①②⑤③④ 7. 下列对《回延安》一诗中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写出了延安儿女对延安母亲的眷恋之情。 B.“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运用对比手法,选取典型事物“糜子”“谷”“红旗”“书”,将当年在延安的生活描摹得形象生动。 C.“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母亲延安换新衣”写今昔对比,延安旧貌换新颜。“换新衣”形象地写出了延安的巨大变化。 D.“几回回”“羊羔羔”“几根根”“白生生”“一口口”“几辈辈”等叠词的运用,与“信天游”这种民歌形式相契合,使诗歌体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 8. 学习《回延安》这首诗后,班级拟开展“继承前辈遗志,感受延安精神”主题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结合下面的材料,为延安旅游写一则宣传语. 延安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相传人类始祖黄帝曾居住在这一带,“三黄一圣”(黄帝陵庙、黄河壶口瀑布、黄土风情文化、革命圣地)享誉中外。延安更是中国的革命圣地,党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了十三个春秋,领导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培育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现在,延安已成为全国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 (2)如果你是主持人,请再设计两项活动形式。 活动形式一:开展“感受延安精神”的诗歌朗诵会 活动形式二: 活动形式三: 如何“继承前辈遗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