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02045

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课件(共27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

日期:2025-05-1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0次 大小:12024819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必修,选择性,历史,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乡村的宁静与美好,要回到农村, 《干草车》(1821年) 你又看到了什么? 你认为画家在表达什么? 但农村已回不去了!工业革命! 新课导入 【英】查尔斯·狄更斯1812—1870 思考:通过他的生平时间你发现了什么? 生活在工业革命时代 1765 19C中叶 1866 20C初 一工 二工 狄更斯 课标:认识近代以来大机器生产、工厂制度的出现对改变人们劳作方式及生活方式的意义,充分认识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 纲要下衔接P57-61·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思考:为什么说工业革命是最好的时代?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这是智慧的年代,这是愚蠢的年代; 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 这是光明的季节, 这是黑暗的季节; 这是希望之春, 这是失望之冬; 人们前面有各种事物,人们前面一无所有; 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英】狄更斯《双城记》 本 课 目 录 一、“机械马达轰轰响” ———劳作方式大改变 人 劳 动 与 二、“作业生产流水线” ———小工厂里的大革命 三、“时间就是金钱” ———生活方式大变化 劳作方式变化 生产关系变化 生活方式变化 一、“机械马达轰轰响”———劳作方式大改变 1.劳作方式的变迁 ◎家庭手工作坊 ◎比较集中的印刷工场 ◎机器大工厂 手工工场(零碎分散) 机器大生产(专业集中) 画面上的工人———男工、女工和童工们 工业革命是由一系列技术变革引起的从手工劳动转向机器生产的重大飞跃。(纲要下P57) 技术革命 从前习惯于做农活的人们很快明白季节、日出日落和气候波动不再决定劳动日程了,相反,钟表、车间和机器创造了新的劳动节奏。工人一般每天工作13至14小时,在一整天里,工人的步伐都要跟上机器单调的运转,打个盹或是和同伴说句话都不行。这一变化( ) A.有利于优化手工工场的管理 B.反映人类劳作方式的重大变革 C.表明传统的农业已不复存在 D.导致人们逐渐摆脱了体力劳动 B 手工作坊(一家一户) 1733飞梭 1779 骡机 1785 水力织布机 1760S 珍妮纺纱机 哈格里夫斯 棉纺织业革命 1769年水力纺纱机 1771年水力纺纱厂 工业革命是一场技术革命 机器大生产 1.原因: ①分散的手工工场向集中的手工工场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生产专业化; ②18世纪60年代以来,改良蒸汽机为代表的技术革命; 1733年约翰·凯伊发明飞梭 1765年哈格里夫斯 发明珍妮纺纱机 1769年阿克莱特发明水力纺纱机;是建立近代机器大工厂的开端。近代工厂之父 1779年克隆普顿 发明骡机 1785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投入纺织业使用 2.影响: ①劳作方式的变革(工厂出现了,大批产业工人被工厂主聚集起来,在专门化的厂房中劳作,彻底改变了手工作坊零碎分散的生产状态。即机器工厂代替手工工场) ②生产关系的变革 (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 产业分工、生产集中 2.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英国高度发达的工场手工业,实现了生产过程中精细的劳动分工,每一件成品的生产过程都被分解,由许多细小的单一操作工序完成。工场手工业的复杂分工( ) A.提高了生产劳动的技术性 B.生产劳动操作日趋复杂化 C.为机器取代手工创造条件 D.反映英国的世界领先地位 C 英国的工业革命开始于棉纺织业中的某个生产环节的机械化,机械化的“传染性”扩张首先遍及整个革国的棉纺织领域,当几乎所有的生产环书都实现不同程度的机械化,当越来越多的机器设备需要安置的时候,旧有的农舍或者手工工场就易得大小,起初人们修理和扩充废弃不用的谷仓,到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只得建起新的集中劳动场所,于是这里汇集了大量的工人系统地使用机器生产。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二编,工业文明的兴盛)》 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