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题 《原电池》 授课年级 高二年级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教学内容分析 原电池原理与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知识、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紧密联系,通过认识原电池,理解化学科学与社会/科技和生活的重要联系,是化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最好体现,同时体现了时代性和创新性。 学习者分析 通过初中化学和高中化学必修模块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也已经初步认识到原电池的功能即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选修中又学习了热化学和电解的知识,从物质的反应、微粒的运动、能量的转化等各个角度,为原电池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但原电池内容涉及到发展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微粒观的认识发展以及分析体系中化学反应的基本思路的培养,这些都会对学生的认知发展带来障碍。虽然关于原电池的知识难度从必修到选修阶段是一个螺旋上升过程,但是由于学生关于电化学知识的欠缺、受到物理学知识的影响以及对语言的错误理解,导致学生存在一定的认知障碍。例如,如何认识电极材料与电极反应物的关系、电解质溶液与电极反应物的关系? 如何认识原电池中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分开进行? 怎样从微观视角分析原电池中微粒的运动与反应? 学习目标确定 1.掌握原电池的概念和盐桥电池的工作原理; 2.学会设计原电池; 3.体会盐桥电池的优点和应用。 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能够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教学难点: ①原电池中盐桥的作用分析②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向电能转化的本质。 学习评价设计 通过体验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探究过程,诊断学生对原电池工作原理的掌握程 度; 2.通过对单池原电池与盐桥原电池的设计对比,学会比较、评价设计方案; 3.通过自主探究根据现象设疑,根据疑问求解的模式,诊断并发展学生的证据推理 能力与模型认知素养。 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温故知新教师活动1 【新课导入】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我们的很多活动依靠电池为我们提供能量。大家看一下,这是常见的一些电池。我们在必修2中已经学习了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原电池,那我们已经学习过的原电池是否能投入到实际应用中呢?今天我们就继续来研究有关原电池的相关知识。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原电池的基础知识,请大家看投影()。 【提问】在这里面是三、四、五这三个装置构成了原电池。大家再来思考一下,其他装置不能形成原电池的原因是什么? 【小结】通过这位同学的介绍,我们熟悉了在这里要想形成一个原电池,结合我们高一的研究我们可以知道必须得满足这样几个条件:首先应该是以一个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作为基础,从装置上来讲,他应该是有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两个电极应该分别插入到电解质溶液中形成闭合的回路。 【提问】下面我们就以装置五为例来复习一下铜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学生活动1 回顾已学知识,完成学案 【思考回答】第三个属于原电池,还有第四个和第五个。 【思考回答】在第一个和第二个中它没有用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或一种金属和能导电的非金属做电极;第二个石墨和硫酸不发生反应;第六个,电解质溶液一般是盐类溶液不会是有机溶液;第七个是没有形成闭合回路; 【书写】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式。活动意图说明:回顾必修2已学知识,借助学习脚手架,搭建旧知识与新知识之间连接的桥梁,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引导学生发现单液原电池的不足。环节二:再探单液电池教师活动2 【教师提问】下面大家预测一下,装置五在工作的时候会产生哪些实验现象? 【过渡】大家同不同意他的看法?那事实上是不是这样呢?下面呢我们就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 【演示实验1】 将锌片和铜片分别用夹子夹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