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footnoteRef:0] [0: 重点点拨 ● 温馨提示 “各物质”是指所有物质,注意不能忽略那些不易察觉的物质,如气体等。 ● 易错判断 (1)蔗糖溶于水后,总质量不变,体现了质量守恒定律。(×) (2)蒸发10 g食盐水得到 2.4 g 食盐和7.6 g水,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3)质量守恒定律就是化学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和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相等。(×)] 探新知 自主学习 01 核心知识 1.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参加 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 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 (1)化学反应的实质: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生成新物质(生成物)的过程。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 没有改变, 没有增减,原子的 也没有改变。 3.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解释化学反应中的“不守恒”现象。如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镁条的质量大,是因为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的镁条多了 的质量。 (2)判断物质的组成。如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 元素和 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 (3)求某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4)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组成(化学式)。 破疑难 重点探究 02 探究点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1.如图所示是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和“”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 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 ,原子的数目 ,原子的质量 ,所以,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2.某公司宣称只用水(H2O)作原料,通过化学变化就能够制得酒精(C2H6O),该项目成本低、收益高,诚招加盟,你认为能实现吗 精评价 综合演练 03 基础巩固 知识点1 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 1.下列实验可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2.如图是通过加热铜粉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过程中气球一直变大 B.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加热铜粉结束后,立即将锥形瓶放在天平上称量 D.反应前锥形瓶内铜粉和氧气的总质量一定等于反应后生成氧化铜的质量 知识点2 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3.教材习题改编 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石蜡熔化前后,其质量不变 B.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C.木材在空气中燃烧后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木材的质量小 D.铜丝在空气中加热,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铜丝的质量大 4.现将20 g A和足量B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16 g C和11 g D,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 ) A.20∶11 B.20∶7 C.5∶4 D.16∶11 5.教材改编题 某化学反应可表示为二氧化碳+水M+氧气。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关于M的组成,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B.只含有C、H元素 C.含有C、H、O三种元素 D.无法确定 能力提升 1.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①原子数目 ②分子数目 ③元素种类 ④物质种类 ⑤原子种类 ⑥物质的总质量 A.①④⑥ B.①③⑤⑥ C.①②⑥ D.②③⑤ 2.足量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反应过程中某相关量与反应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该相关量可能是( ) A.固体的总质量 B.氧气的质量 C.原子的种类 D.气体的总质量 3.(2025昭阳区期末)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50 0.5 0 0 反应后的质量/g 23 x 24 3 A.乙一定是催化剂 B.甲一定是化合物 C.丙和丁的质量变化比为8∶1 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4.(贵阳中考)从“宏观”和“微观”认识化学反应,是化学学科的基本思想。如图是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该反应元素种类发生改变 C.该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D.该反应中分子、原子都不可分 5.在一定条件下,5 g A物质和7 g B物质恰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