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19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20XX 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 新课导入 清朝南书房 1677年,康熙皇帝说:“今欲于翰林内选择博学善书者二员,常侍左右,讲究文义。随后,一些翰林被调到乾清官南书房值班称为“南书房行走”。他们除陪皇帝写字作诗外,也会按皇帝的意旨草拟诏书,成为处理政务的秘书班子。 康熙皇帝为什么要设立南书房 清朝加强君主专制统治还表现在哪些方面 素 养 目 标 1.知道军机处的设立、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闭关政策等基本内容,了解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认识君主专制带来的社会弊端。 2.了解清朝加强皇权的措施,并将其置于整个中国古代历史发展进程中加以考察,认识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的发展趋势。 3.了解清中叶以来的政治腐败,清朝社会矛盾不断加剧、故步自封的表现,认识当时中国社会面临的严重危机。 目 录 一、政治专制———军机处的设立 二、精神控制———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三、民不聊生———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四、固步自封———闭关锁国政策 政治专制———军机处的设立 一 君主专制强化的过程、军机处、奏折制度 任务一:阅读课本,梳理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的过程。 一、军机处的设立 清初 康熙 雍正 乾隆 议政王大臣会议。(由满洲贵族组成,讨论军国大事) 设立南书房。为皇帝草拟谕旨和处理奏章。 撤销议政王大臣会议,皇帝通过军机处独掌朝政。 康熙时期形成了奏折制度。使皇帝能够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提高了决策效率,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乾隆皇帝御批奏折(局部) 设立军机处。 任务一:阅读课本,梳理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的过程。 一、军机处的设立 清初 康熙 雍正 乾隆 议政王大臣会议。(由满洲贵族组成,讨论军国大事) 设立南书房。为皇帝草拟谕旨和处理奏章。 设立军机房,后改名军机处成为常设机构。 撤销议政王大臣会议,皇帝通过军机处独掌朝政。 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 (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赵翼《檐曝杂记》卷一 这句话意思是说,军机大臣只是传达抄写皇帝的旨意,而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夹杂进去。为什么说军机处的设立强化了君主专制? 问题思考 合作学习 原因:军机处的作用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 军机大臣把皇帝的旨意拟写成文,皇帝审阅同意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机构去执行。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一人之手,君主专制极端强化。 秦朝 隋唐 宋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皇帝制度; 三公九卿制 三省六部制 分化事权 削弱相权 中书省 掌管六部 废除丞相 设立内阁 设立军机处 中国古代政治趋势:皇权不断加强。 当堂达标 1.下面图示反映了清朝权力中心的变化这种变化最能说明的问题是( ) A.皇帝倾向于任人唯亲 B.君主专制不断得到强化 C.清朝议政范围逐渐扩大 D.统治阶级内部权力更迭 2.奏折制度使一些有关国家军政大事的机要文书摆脱通政使司、内阁的控制而直达御前。材料主要说明奏折制度() A.加强了文化专制 B.提高了决策效率 C.强调了保密性 D.密切了君民关系 3.材料一:军机处直接听命于皇帝,随时承旨草诏办理,保密性强,办事效率高,成为皇帝加强统治的得力工具。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材料二: 世宗正是通过扩大奏密折人的范围来丰富密折内容,并强化密折的保密性,从而完善了这种密折制度,使得下情上达、上令下通,为雍正朝“政治一新”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李治亭《中国断代史系列·清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军机处的特点。 (2)据材料二,概括奏折制度的作用。 (3)综合以上探究,请你总结出清朝政治的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