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04278

广东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无答案)

日期:2025-05-05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4次 大小:158567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广东,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
  • cover
广东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下)高二级期中考试 地 理 命题:高二备课组 审定:地理科组 校对:高二备课组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卷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收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徐州都市圈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带,属于跨省域都市圈,包括江苏的徐州市、连云港市、宿迁市,安徽的宿州市、淮北市,山东的枣庄市、微山县,河南的永城市。城区生产总值由高到低为徐州、连云港、枣庄、宿迁、淮北、宿州、永城、微山,下图示意徐州与都市圈内各次级中心城市间的经济联系量。据此完成1~2题。 1.影响徐州与各城市间经济联系量的主导因素是 ①经济水平 ②行政级别 ③行政区划 ④空间距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有利于推动该都市圈共同发展的措施有 ①加快交通设施建设 ②推进旅游协同发展 ③强化房地产开发 ④筹建区域统一市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艾比湖是新疆第一大咸水湖。近年来,艾比湖面积不断萎缩,由建国初期的1200km 缩小至400km 左右,盐尘暴(由大风将含盐的尘土吹起而形成)频发,生态环境恶化。下图示意艾比湖地理位置及2000~2020年不同部位的面积变化。据此完成3~5题。 3.艾比湖面积严重萎缩,会导致 A.入湖河流的流程总体增长 B.入湖河流数量减少 C.日温差变大,湖陆风增强 D.湖区流域面积缩小 4.当地盐尘暴的来源地主要位于湖泊的 A.东南部 B.西北部 C.西南部 D.东北部 5.为防治艾比湖盐尘暴,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 A.发展灌溉农业,提高植被覆盖 B.加强湿地保护,减少湖滩裸露 C.大力植树造林,削减极端大风 D.河床压沙覆盖,减少盐尘来源 大城市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存在虹吸效应与溢出效应,下图为中心城市的虹吸与溢出效应示意图。据此完成6~7题。 6.下列地理要素流动方向分别符合虹吸与溢出方向的是 A.土地、劳动力 B.劳动力、资金 C.资金、矿产资源 D.矿产资源、土地 7.图中相关效应实现的载体是 A.相同的文化 B.优惠的政策 C.丰富的资源 D.便利的交通 河西走廊是丝绸之路上历史遗存最集中、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由于地区自然环境的脆弱性和生态环境的复杂性,古遗址、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等文化遗产正在遭受严重威胁,影响其保存和传承利用。研究表明,河西走廊文化遗产空间分布主要影响因素有植被、地形地貌和土壤类型,其中植被是遗产得以保留的主导因素。下图示意河西走廊文化遗产分布。据此完成8~10题。 8.河西走廊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是 A.西北密、东南疏、大分散 B.呈西南-东北走向的条带状、集中分布 C.东南密、西北疏、小集聚 D.呈东北-西南走向的条带状、分散分布 9.河西走廊文化遗产遭受的严重威胁主要有 A.低温冻害 B.河流冲刷 C.风沙侵蚀 D.过度垦耕 10.河西走廊文化遗产保护最重要的措施是 A.改良土壤 B.种植植被 C.填沟护坡 D.遮阳挡雨 植被绿度线是确定植被与非植被显著变化的分界线,黄土高原是典型的干旱与半干旱地区,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也是植被绿度变化的热点地区。2000年后黄土高原植被绿度显著增加,平均增速是2000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