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04944

中考语文复习能力进阶阅读与鉴赏专题四 议论文阅读 课件+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5-05-1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3次 大小:24315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阅读,中考,语文,复习,能力,进阶
    (课件网) 专题四 议论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2分) 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先就作者的方面说。文艺的创作决不是随便取许多文字来集合在一起。作者着手创作,必然对于人生先有所见,先有所感。他把这些所见所感写出来,不作抽象的分析,而作具体的描写,不作刻板的记载,而作想象的安排。他准备写的不是普通的论说文、记叙文;他准备写的是文艺。他动手写,不但选择那些最适当的文字,让它们集合起来,还要审查那些写了下来的文字,看有没有应当修改或是增减的。总之,作者想做到的是:写下来的文字正好传达出他的所见所感。 现在就读者的方面说。读者看到的是写在纸面或者印在纸面的文字,但是看到文字并不是他们的目的。他们要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 如果不识文字,那自然不必说了。即使识了文字,如果仅能按照字面解释,也接触不到作者的所见所感。王维的一首诗中有这样两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大家认为佳句。如果单就字面解释,大漠上一缕孤烟是笔直的。长河背后一轮落日是圆圆的,这有什么意思呢?或者再提出疑问:大漠上也许有几处地方聚集着人,难道不会有几缕的炊烟吗?假使起了风,烟不就曲折了吗?落日固然是圆的,难道朝阳就不圆吗?这样地提问,似乎是在研究,在考察,可是也领会不到这两句诗的意思。要领会这两句诗,得睁开眼睛来看。看到的只是十个文字呀。不错,我该说得清楚一点儿:在想象中睁开眼睛来,看这十个文字所构成的一幅图画。这幅图画简单得很,景物只选四样,大漠、长河、孤烟、落日,传出北方旷远荒凉的印象。给“孤烟”加上个 “直”字,见得没有一丝的风,当然也没有风声,于是更来了个静寂的印象。给“落日”加上个“圆”字,并不是说唯有“落日”才“圆”,而是说“落日”挂在地平线上的时候才见得“圆”。圆圆的一轮“落日”不声不响地衬托在“长河”的背后,这又是多么静寂的境界啊!一个“直”,一个“圆”,在图画方面说起来,都是简单的线条,和那旷远荒凉的大漠、长河、孤烟、落日正相配合,构成通体的一致。 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这一幅图画就显现在眼前了,同时也就接触了作者的意境。读者也许是到过北方的,本来觉得北方的景物旷远、荒凉、静寂,使人怅然凝望。现在读到这两句,领会着作者的意境,宛如听一个朋友说着自己也正要说的话,这是一种愉快。读者也许不曾到过北方,不知道北方的景物是怎样的。现在读到这两句,领会着作者的意境,想象中的眼界就因而扩大了,并且想想这意境多美,这也是一种愉快。假如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看出一幅图画来,就感受不到这种愉快了。 上面说的不过是一个例子。这并不是说所有文艺作品都要看作一幅图画,才能够鉴赏。这一点必须弄清楚。 再来看另一些诗句。这是从高尔基的《海燕》里摘录出来的。 白蒙蒙的海面上,风在收集着阴云。在阴云和海的中间,得意扬扬地掠过了海燕…… ………… 海鸥在暴风雨前头哼着,———哼着,在海面上窜着,愿意把自己对于暴风雨的恐惧藏到海底里去。 潜水鸟也在哼———它们这些潜水鸟,够不上享受生活的战斗的快乐!轰击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蠢笨的企鹅,畏缩地在崖岸底下躲藏着肥胖的身体…… 只有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着白沫的海面上飞掠着。 ………… ———暴风雨!暴风雨快要爆发了! 勇猛的海燕,在闪电中间,在怒吼的海上,得意扬扬地飞掠着,这胜利的预言者叫了: ———让暴风雨来得厉害些吧! 如果单就字面解释,这些诗句说了一些鸟儿在暴风雨之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