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一 分析意象,理解诗歌 古诗常见意象 类别 意象的情感或意义 自然景观类 夕阳、暮色:失落凄凉、漂泊之苦、苍茫沉郁、思乡怀古。 月:思乡念亲、悲欢离合、时光流逝。 白云、青山、空山:自由不羁、淡泊名利、漂泊不定。 冰雪:心志忠贞、品格高尚。 流水:时光易逝、怀古思念、爱恨情长。 烽火、烽烟:战争。 雨:应时润物、安静祥和,孤独愁苦、漂泊沦落。 秋:万物凋零、思乡怀人、心胸壮阔。 树木花草类 松柏:孤直顽强、坚贞不屈、正气凛然。 竹:坚贞高洁、正直谦虚。 花:杨花象征飘零、离散,梅花象征高洁傲岸、不屈不挠、不畏权贵、敢为人先,菊象征高洁、隐逸、脱俗,桃花象征美女容颜,牡丹象征高贵、富贵。 枯藤老树:游子思乡、漂泊之苦。 柳(折杨柳):惜别、留恋、伤感。 浮萍、蓬草:飘零、孤苦、离别羁旅。 梧桐:悲秋、孤独、失意。 落红(落花):无私奉献、生命短暂、惜春伤时、青春易逝、人生无常。 芭蕉:愁苦。 动物鸟兽类 昏鸦(乌鸦):思乡、漂泊之苦、衰败、荒凉、不祥。 鸿雁、青鸟:传情、思乡怀亲,羁旅伤感。 雎鸠:爱情。 燕子:象征春天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象征爱情;寄托时事变迁,人事代谢。 子规(杜鹃)、猿:凄凉、哀伤、忧愁、忧思。 春蚕:忠贞、奉献。 蝉:志行高洁。 器物类 羌笛(羌管)、芦管、竹管:戍边、哀怨、思乡。 喇叭:狐假虎威、虚张声势。 琴:平静淡泊、超然物外。 笙:美好追求、生不逢时。 场所类 古迹:怀古伤今。 长亭:送别之悲。 宫阙: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关山:思乡念人。 行为类 (吹)笛、箫、笙:多传达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的孤寂。 饮酒:多传达豪情、悲愁、苦闷和郁郁不得志的情感。 登高、凭栏:多传达相思之情、报国之志和壮志难酬的悲伤与激情。 乘舟:传达离愁别绪、游子思乡、羁旅漂泊之苦。 1.(2024·济宁中考)阅读诗词要注意积累意象,下列诗句借“月”抒发的情感与本词不同的一项是( ) 2.(2023·烟台中考)请根据下列诗句,探究“鸦”这一意象在古诗词中寄托的情感。 3.(2023·潍坊中考)请简要分析“虫”和“雁”两个意象在表达思乡情感方面的作用。 4.(2024·威海中考)下列两首《秋夕湖上》,分别为诗人和人工智能所作,请从意象选择和情感表达的角度判断哪一首是诗人创作的,并陈述理由。 5.(2024·泰安中考)下列对这首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考点溯源]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以描写“杨花”“子规”两样景物起笔,从全诗看,有什么用意? [答案] 诗人选取这两个景物,一是取其季节的意义,表明事情发生的时令;二是取其形象意义,即二者都是有形之物,给读者以画面感;三是取其象征意义,杨花飘忽不定,行游无踪,暗喻征人前途命运未卜,子规常鸣“不如归去”,借用来关怀跋山涉水、远走他乡的友人王昌龄,希望他早日归来。 2.请你根据诗歌内容分别解释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益的“受降城外月如霜”两句诗里作者以“月”抒发了什么情感。 [答案]———我寄愁心与明月”表达了对友人的同情、牵挂、担忧之情;“受降城外月如霜”营造了萧瑟冷清的气氛,透露出忧愁凄凉的心境。 3.《卜算子·咏梅》词的上片,词人写了哪些意象?有什么作用? [答案] 写了驿站、断桥、黄昏、风雨等意象。这些表示环境的词语营造了落寞凄清的意境。 典题1 (2024·泰安中考)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下列对这首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小令,是著名的怀古咏志之作。“南乡子”是词牌名,“登京口北固亭有———是题目。 B.“不尽长江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