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中学 2024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地理学科试卷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小题,每小题 2分,共 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 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在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北部,有一条横贯东西、面积广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带,因其生态系统结构简单而被称为 “绿色荒漠”,但却具有巨大的生态价值,是全球重要的生物碳库之一。据此完 1、2题。 1.导致亚寒带针叶林带成为“绿色荒漠”的主要因素是( ) A. 光照 B. 热量 C. 水分 D. 土壤 2.亚寒带针叶林碳储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A. 生长季较长 B. 有机物积累多 C. 土壤肥力高 D. 物种多样性高 土壤水分转化是联系降水、地表水、地下水的重要环节。某科研小组进行人工降雨实验,测量降雨前后土壤体 积含水率随时间的变化过程:降雨情景相同,土壤质地相同;在 30°的坡地上设置覆盖石子、裸地两种情况; 土壤体积含水率的测量深度分别为 30厘米、60厘米和 100 厘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此完成 3--5题。 3.据图 a判断曲线Ⅰ是深度为 30 厘米的土壤体积含水率变化曲线,依据是曲线Ⅰ( ) A. 变化最早 B. 初始值适中 C. 峰值最高 D. 波动最大 4.图 b中曲线Ⅱ和Ⅲ没有明显变化,表明( ) A. 降雨量大 B. 地表产流多 C. 土壤水分饱和 D. 雨水下渗多 5.相对于裸地,坡地上覆盖石子有利于增加( ) ①地表径流 ②地下径流 ③土壤水分 ④蒸发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郸城县地处黄淮海平原腹地,隶属河南省周口市,面积 1471km ,曾是全国首批商品粮基地县之一,也是全国 超级产粮大县、棉花生产百强县和食品加工强县。而如今,该县的农业却面临着严重的问题。下图示意郸城县 抽样农户常住人口年龄结构及其与全国的比较。据此完成 6--8题。 1 / 8 6.郸城县抽样农户常住人口年龄结构与全国差异较大的原因是( ) A. 农村污染十分严重 B. 大量人口迁入城市 C. 非农占地急剧扩大 D. 出生人口大量减少 7.郸城县农户常住人口年龄结构,将促使( ) A. 小农经济模式消失 B. 粮食总产量下降 C. 农业技术推广迅速 D. 机械化水平提升 8.针对目前郸城县农户常住人口年龄结构,政府应该( ) A. 推进农业用地流转 B. 完善农田设施 C. 高价收购粮食 D. 实施退耕还林 吉林省辽源市是因煤而转的资源枯竭型城市。近年来,该市依托重工业基础,以转方式、调结构、扩总量、增 效益为核心,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如今该市已形成了以装备制造、农产品深加工为主导产业,高精铝加工、 医药健康、新能源等特色优势产业,经济社会发展开始进入良性循环。下图示意辽源市 1980~2020 年的产业结 构变化。完成下 9、10题。 9. 辽源市因煤而转的转型关键期为( ) A. 1980~1990年 B. 1990~2000年 C. 2000~2010年 D. 2010~2020年 10. 辽源市装备制造产业作为重点发展产业的主要优势是( ) ①煤炭丰富,资金充足 ②本地人口多,市场需求大 ③产业转型,政策支持 ④具备重工业,产业基础好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图中初始岩层呈水平形态分布,经过若干地质作用后形成了目前的地表形态和地质构 造。完成 11、12题。 11.图中外力侵蚀最明显的位置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2.与乙处相比,丙处更适合布局南北走向公路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势起伏更大 B. 地表岩层更稳定 C. 流水侵蚀更弱 D. 地表不容易积水 2 / 8 为了解决海洋塑料垃圾收集难、高值利用难、缺乏长效多元共治体系的困境,浙江省台州市积极探索,打造海 洋塑料污染治理“蓝色循环”新模式。目前已有 4352 艘渔船,沿海镇村 500多名困难群众加入“蓝色循环”, 设立海洋垃圾暂存点 16个、回收点 11个,试点三个月共收集海洋垃圾 1560吨。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