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05349

中考地理复习考点梳理第二十一章主题串讲7保护生态环境(保持水土、防沙治沙、保护湿地、保护海洋环境)课件+学案

日期:2025-05-06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53次 大小:229779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保护,中考,水土,课件,环境,海洋
    (课件网) 主题串讲7 保护生态环境(保持水土、防沙治沙、保护湿地、保护海洋环境) 化零为整 · 构体系 初步认识生态破坏的四种类型及保护生态环境的意义,掌握具体保护措施和方法,形成尊重和保护自然、绿色发展等观念。 主题素养立意 保护生态环境是初中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主要分为保持水土、防沙治沙、保护湿地、保护海洋环境四种考查类型,将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学习对象,认识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湿地退化和海洋灾害问题,提出合理的防治建议。 主题内容阐释 主题体系构建 保护生态环境这一主题内容综合性强,命题时往往会先叙述问题情境,根据情境中涉及的环境问题进行命题分析,所以做这类题时要学会提取有用信息,针对不同的环境问题,制定合理的治理措施,实现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1)分析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认识水土流失带来的后果,制定水土保持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 (2)分析土地荒漠化产生的原因,认识土地荒漠化带来的多种危害,提出防沙治沙的合理建议。 核心项目聚焦 (3)分析湿地退化产生的原因,了解湿地生态功能的丧失,提出保护湿地的合理措施。 (4)分析海洋灾害产生的原因,认识海洋问题的严峻性,了解海洋环境保护的措施。 1.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信天游”是流传在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一种民歌形式,歌词集中展示了黄坡黄水的自然景观、社会风貌和陕北人的精神世界。 知识融合 · 搭项目 探究水土保持的问题 探究一:歌谣现问题 20世纪50年代,当地“信天游”中唱道:“雨涝流泥浆,冲成万条沟,肥土顺水流,籽苗连根丢……” (1)完成下列框架图。 ①_____,②_____。 水土流失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探究二:积极寻治理 针对“信天游”歌词反映的生态环境问题,多年来人们因地制宜,总结形成了“山顶戴林帽,山坡披草褂,山腰系田带,山下覆地膜,沟底筑水池”的治理开发模式。 (2)举例说明解决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问题的具体措施。 探究三:黄土披绿装 “山坡坡栽树,崖畔畔青,黄土高坡有了好风景,黄沙那个不起尘少见,林果绕村绿满山。”经过几十年的治理,黄土高原由黄变绿,已成为我国最大的苹果产区之一。 (3)为促进黄土高原农业可持续发展,请你献计献策。 [解析] 第(1)题,由材料“雨涝流泥浆,冲成万条沟,肥土顺水流,籽苗连根丢……”可知,黄土高原的问题是水土流失,地表形态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或沟壑纵横)。第(2)题,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是要做好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如:植树造林种草,保持水土;退耕还林还草;坡耕地修梯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建设水利工程;沟谷地区打坝淤地等。第(3)题,黄土高原农业可持续发展可以因地制宜发展当地特色农业;进行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发展集采摘与休闲为一体的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态旅游;重视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和应用;加强环境治理,改善生态环境等。 [答案] (2)植树造林种草,保持水土;退耕还林还草;坡耕地修梯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建设水利工程;沟谷地区打坝淤地。 (3)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进行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发展集采摘与休闲为一体的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态旅游;重视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和应用;加强环境治理,改善生态环境等。 蒙古国70%的土地有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和沙漠化,是我国沙尘的源头。沙尘甚至会输送到韩国、日本等地区。因此,治理沙尘需要国际合作和治理。图1为2023年5月19日我国沙尘天气实况图,相关研究表明,该沙尘过程,蒙古国的输沙平均贡献约为42%,图2为东北亚部分地区简图。据此完成2~4题。 治理土地荒漠化的问题 2.2023年5月19日,我国受沙尘暴天气影响的省级行政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