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主题串讲2 区域位置的判读、影响及评价 化零为整 · 构体系 初步认识某区域的地理位置及其产生的影响,有助于学生建立地理空间观念。 主题素养立意 区域位置的判读、影响及评价是初中地理的重点内容,一般从区域位置描述、区域位置的影响和对区域位置的评价三方面进行考查,将区域位置的描述、影响及评价作为学习对象,从空间—区域的视角认识地理环境,增进对世界的理解,逐步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主题内容阐释 主题体系构建 “区域位置”这一主题内容庞杂,命题时往往会运用全球或区域资料,结合具体内容,设计不同的情境,根据情境中涉及的知识进行命题,所以做这类题时要学会提取有用信息,再联系教材知识作答。 (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从半球、海陆、经纬度等方面描述某区域的地理位置。 (2)依据区域地理位置特点,说明区域位置对自然特征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3)运用实例,对区域地理位置从位置重要性、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性、交通发展、区域战略发展等方面进行评价。 核心项目聚焦 地理课堂上正在进行一场关于中国地 理位置的知识竞赛。读中国疆域与行政区 划图,完成1~3题。 知识融合 · 搭项目 描述某区域的地理位置问题 1.从半球位置看,我国位于( ) A.南半球 B.西半球 C.北半球 D.跨南北半球 2.从纬度位置看,我国大部分位于( ) A.中纬度温带地区 B.高纬度寒带地区 C.低纬度热带地区 D.极地地区 √ √ 3.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 ) A.亚欧大陆东部,印度洋西岸 B.亚欧大陆西部,印度洋东岸 C.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 D.亚欧大陆西部,太平洋东岸 √ 1.C 2.A 3.C [第1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半球位置看,我国所跨经度范围大致是73°33′E~135°05′E,位于东半球;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我国位于赤道以北,属于北半球。第2题,结合所学知识并读图可知,从纬度位置看,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广,陆地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地区分布,因此我国大部分位于中纬度温带地区。第3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海陆位置看,我国陆地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西部深入亚欧大陆的腹地;东部濒临太平洋,有众多的岛屿与港湾,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中亚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人口增长明显,但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基本不变。下图为中亚五国地形图。据此完成4~5题。 区域位置的影响问题 4.中亚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其主要成因是( ) A.地处中纬,多地形雨 B.河流稀少,空气干燥 C.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D.植被稀疏,风沙盛行 5.影响中亚东南部地区人口较密集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热量 B.矿产 C.水源 D.土壤 √ √ 4.C 5.C [第4题,中亚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海洋上的水汽难以到达,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水资源十分匮乏。第5题,中亚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水资源十分匮乏。水源成为制约中亚地区工农业发展和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中亚地区水源主要依靠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中亚东南部地区为高原、山地地形,有冰川分布,是中亚河流的主要水源地。因此,影响中亚东南部地区人口较密集的主要自然因素是水源。] 海上交通要冲海峡、运河是世界海上交通的咽喉。读东南亚地理位置图,完成6~7题。 对区域位置的评价问题 6.图中被称为“海上生命线”的海峡是( ) A.直布罗陀海 B.霍尔木兹海峡 C.马六甲海峡 D.白令海峡 7.下列关于该海峡地理位置及评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连接印度洋与大西洋的海上通道 B.位于马来半岛和大洋洲之间 C.是欧洲、非洲与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 D.地处亚、非、欧之间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