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 考向 频次 分值 难度 常考题型 山东的自然环境与资源 山东的自然环境与资源 2023年·T19(4) 2022年·T20 8 *** 非选择题 经济快速发展的人口大省 经济快速发展的人口大省 * 任务一 山东的自然环境与资源 1.判断 根据所学内容,完成以下判断。 (1)山东省的纬度位置:位于中高纬度、暖温带,自然条件优越。 (×) (2)山东省海陆位置的优越性:沿海,利于发展海洋经济。 (√) (3)山东省的地形特点:以平原、高原为主。 (×) (4)山东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 (5)烟台和威海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冬季降雪多,被称为“雪窝”。 (√) 2.填空 (1)河流、湖泊:重要的河流有黄河、京杭运河、徒骇河、小清河、沂河等。湖泊主要分布在南部平原,主要有南四湖、东平湖等。 (2)自然资源 ①特点: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②水资源:总量不足,人均占有量少,而且地区分布不均匀,属于严重缺水省份。 ③矿产资源:金、石膏等11种矿产储量居全国第一位。全省人均矿产资源储量居全国第十一位,属于人均占有矿产资源较少的省份。 山东的自然环境与资源 (2024·岱岳区期末)2023年12月22日,“雪窝”山东威海暴雪持续加剧,自19日开始,积雪厚度超过70厘米,打破山东积雪深度54厘米的记录,持续低温造成道路积雪结冰,严重影响道路出行。读山东半岛局部示意图,完成1~2题。 1.下列有关山东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B.位于暖温带,气候雨热同期 C.位于黄河下游,“地上河”水运便利 D.春季气温回升快,春旱严重 2.与烟台、威海成为“雪窝”关系不大的是( ) A.海陆因素 B.纬度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1.C 2.D [第1题,本题为选非题。丘陵的海拔多在200~500 m,平原的海拔一般在200 m以下,据此可知,图中区域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A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图中纬度可知,山东省位于暖温带,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B正确,不符合题意;山东省位于黄河下游,黄河下游由于泥沙沉积形成“地上河”,“地上河”水运不便,C错误,符合题意;山东省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降水少,春旱严重,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第2题,烟台和威海北临黄海,南靠山地丘陵,恰好处于由海洋吹来的冬季风的迎风坡,当一股股的冷流流经渤海和黄海暖湿海面时,其低层空气变得温暖而潮湿且被迫抬升,该地区纬度较高,冬季较寒冷,暖湿气流被抬升后形成降雪,使烟台、威海成为“雪窝”,综上所述,海陆因素、纬度因素和地形因素均与烟台、威海成为“雪窝”有关系,即A、B、C不符合题意;烟台、威海成为“雪窝”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不大,D符合题意。故选D。] 齐鲁文化:是“齐文化”和“鲁文化”的合称。相对来说,齐文化尚功利,鲁文化重伦理;齐文化讲求革新,鲁文化尊重传统。两种文化在发展中逐渐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丰富历史内涵的齐鲁文化。 任务二 经济快速发展的人口大省 填空 (1)人口大省 2020年,山东省人口总数居全国第二位,人口密度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由于实行计划生育,人口自然增长率已控制在较低水平。但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口总量增长的压力仍然较大。随着人口出生率的降低,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显现。 (2)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 山东省地处我国大陆东部的南北交通要道,交通运输发达,形成了包括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等五种运输方式的现代立体交通运输网络。 (3)快速发展的经济 ①发展条件: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资源、充足的劳动力,以及国家的开放政策等。 ②农业:比较发达,农业产业化水平较高。 ③工业:基础好,重化工业发达,工业化水平较高,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 ④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城市:烟台、青岛、威海。 ⑤外向型经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