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1.结合实例理解自然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内涵。 2.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自然环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 3.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4.从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视角分析一些自然现象。 安徽黄山航拍中国第三季 安徽黄山航拍中国第三季 奇松 云海 怪石 温泉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不仅山峰险峻、秀美,而且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地质、地貌、生物、大气、水等其中一项特色突出的山,就能美名远扬,而黄山松、石、云、泉俱绝。 思考: ①黄山拥有“四绝”的神奇组合是偶然现象吗 ②你能对这种神奇组合做出解释吗 一、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1.自然环境组成的基本要素 植物(生物) 大气(水汽) 土壤(风化) 河流(水文) 岩石(地貌) 自然环境由大气、水、土壤、生物、岩石及地貌等要素组成 自然地理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水循环 大气 大气 陆地 海洋 水汽 输送 径流 输送 降水 蒸发 降水 蒸发 生物循环 植物 微生物 环境 动物 岩石圈循环 岩浆岩 变质岩 沉积岩 岩浆 2.自然要素间的物质转移和能量交换(整体性的基础) 水 生物 岩石 水无机盐 二氧化碳等气体、降水 氧等气体 有机物 无机盐 有机物 矿物质 尘埃 降水、风能 降水 大气 “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不是彼此孤立、互不相干,而是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3.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思考:图中有哪几种自然环境要素?水在各要素间是如何迁移的? 水 生物 提供水分 蒸腾 降水 地表水蒸发 流水塑造地貌 大气 土壤 地表水下渗 岩石 地貌 土壤蒸发 影响水文水系特征 生物循环将自然环境要素联系为整体 生物循环是指生态系统中生物和环境间的物质流动过程,周而复始的生物循环改变了各环境要素的性质。 地球早期大气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和氨,没有氧和氮。现今地球大气组成,是生物循环的结果。陆地水中溶解的元素在相当程度上也受生物循环制约。生物从陆地水中选择性吸收化学元素,改变了陆地水中的元素组成。生物循环改变了陆地水的循环过程。石灰岩等沉积岩以及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都是生物循环的产物。生物循环影响着岩石的风化,促进了土壤的形成。 据有关资料,自地球上有生命以来,创造的生命物质已达4×10 千克,相当于对流层大气质量的1万倍、水圈质量的30倍和沉积岩质量的16倍。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已多次被生物加工。地球上生物循环的出现,将自然环境要素联系为一个整体,使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改变,从而形成了适宜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 思考:阅读P81资料,分析生物在自然环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 水 生物 岩石 地貌 大气 土壤 改变陆地水的化学成分、参与水循环 制造氧气、吸收二氧化碳,改变大气成分 促进土壤形成,改善土壤肥力 加快岩石风化、矿物的形成 减少水土流失 读“某地区各自然地理要素关系示意图”,完成1-2小题。 1.下列关于图中序号表示的各自然地理要素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降水多集中在夏季———河流有夏汛 ②植被遭破坏严重———易形成红色荒漠 ③高温多雨———土壤有机质分解快,积累少 ④山区坡陡———河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C 读“某地区各自然地理要素关系示意图”,完成1-2小题。 2.该图反映了( ) ①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差异 ②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③红壤的改良是促使该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实现良性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