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06565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的繁荣 课件(共35张PPT+视频)

日期:2025-05-0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1次 大小:957743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2课,宋夏,金元,时期,经济,繁荣
  • cover
(课件网) 两宋繁华,北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南看柳永《望海潮》 江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望海潮》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农工商贸兴,经济重心南移成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的繁荣 学习内容 第一目 农业的发展 一、原因 1、生产力发展(根本) 中国历史上的人口南迁 土楼 围屋 一、原因 2、自然环境 3、政治环境 (1)南方相对安定 …… (2) 真宗( 968-1022年)深念稼穑(农业生产),闻占城稻耐旱,西天菉豆子多而粒大,各遣使以真货求其种。占城得种二十石,至今在处播之。 ———《湘山野录》 尝闻商者云,转货赖斯民。 远近日中合,有无天下均。 上以利吾国,下以藩吾身。 ———范仲淹 《四民诗其四·商》 4、主观因素 一、原因 人民的勤劳 嗟我妇子行水泥,朝分一垅暮千畦。 ———苏轼《秧马歌》 二、方面 1、 (1) ① ② 条件 成果 产粮区重心南移 注:即是表现,也是农业发展的原因 吴国晚蚕初断叶, 占城早稻欲移秧。 ———苏轼《歇白塔铺》 1、 二、方面 (2) 1、 二、方面 (3) ① ② 木棉收千株,八口不忧贫。 江东易此种,亦可致富殷。 ———南宋《谢刘纯父惠木绵布》 “唐煮”古典之饮 “宋斗”浪漫之饮 “明泡”自然之饮 宋代的茶文化,由“品”到“玩”的浪漫境界,可称为中国茶文化的巅峰。 盖人家每日不可缺者,柴米油盐酱醋茶。———吴自牧《梦梁录》 1、 二、方面 (4) 注:即是表现,也是农业发展的原因 自江以南,稻米二种, 有早禾,有晚禾。 ———《宋会要·食货》 错开时间 错开品种 一年两熟 插秧 收割 1、 二、方面 (5) ① ② 变化: 裁弯取直(见①) 作用: 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保证全国财富能支撑元大都的繁荣。 近岸路线 远岸路线 长距离海运是元朝的创举 比较 隋大运河 元朝运河 目的地 洛阳 大都 共同作用 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及民族交融 保证全国财富支撑政治中心的繁荣 第二目 手工业的兴盛 2、 二、方面 (1)纺织业 ① ② ③ 2、 二、方面 (2)制瓷业 地位 代表 元青花釉里红盖罐 辽绿釉鸡冠壶 金耀州窑青釉盖罐 在瓷器中寻找宋韵 在瓷器中寻找宋韵 在瓷器中寻找宋韵 在瓷器中寻找宋韵 在瓷器中寻找宋韵 西欧人认为瓷器是“上帝使用的餐具”,宋代瓷器在欧洲时的价格几乎与黄金相等,宋代的瓷器一度成为贵族身份的象征。 乔凡尼·贝利尼《诸神的宴会》,青花瓷钵成为诸神的“心头好” 《吃牡蛎的女孩》 2、 二、方面 (3)矿冶业 2、 二、方面 (4) 其下置柱,以大木梁其上。乃决水入澳,引船当梁上,即车尽澳中水,船乃笐 (háng,用木梁或竹木架支撑船只,使其悬空)于空中。 ———沈括《梦溪笔谈》 宋代指南针.泉州博物馆 第三目 商业的繁荣 3、 二、方面 (1) (2) 3、 二、方面 勾栏 3、 二、方面 3、 二、方面 (3)纸币产生 ①背景 ②发展 ③作用 宋太宗淳化二年,赵安从开封去蜀地购买蜀锦,见“蜀锦一匹,为钱二万”,这二万文铁钱大约重120斤。 三、经济重心南移 当今发展经济该重视哪些方面的建设?(启示) ①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③“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坚持可持续发展; ④要采取鼓励发展经济的积极政策,坚持对外开放; ⑤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 【 课堂小结 】 1.(2023·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