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测评验收卷(七)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24·湖北云学名校联盟高一联考)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具有重要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雷雨发庄稼”和合成氨工业都属于氮的固定 侯氏制碱法的副产物可以作为氮肥 多种形态的氮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形成了自然界的“氮循环”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酸雨的pH约为5.6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NO、NO2都是大气污染物,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 向AlCl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能看到的现象是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 可用浓硫酸除去镀在铝表面的铜 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Cu(NO3)2固体,铜粉就会溶解 3.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 氯化铵易分解,可用来制取氨气 NH4HCO3易溶于水,可用作氮肥 氨气易液化,液氨可用作制冷剂 铁与浓硝酸不反应,可用铁槽车贮运浓硝酸 4.我国科研团队借助一种固体催化剂(LDH),在常温常压和可见光条件下合成了氨,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该过程实现了常温下氮的固定 该过程实现了化学能向太阳能的转化 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2+6H2O4NH3+3O2 5.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实验现象与实验预测不一致的是 ( ) 选项 ①中物质 ②中物质 实验预测 浓氨水 酚酞试液 ②中溶液变为红色 浓硝酸 淀粉- KI溶液 ②中溶液变为蓝色 浓盐酸 浓氨水 ③中有白烟产生 饱和亚 硫酸溶液 稀溴水 ②中溶液无明显变化 6.(2023·三明高一期末)下图是实验室常见气体的制取、收集和尾气吸收装置,用此装置和表中提供的物质可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选项 Ⅰ中的物质 Ⅱ中收集 的气体 Ⅲ中的物质 Cu和浓HNO3 NO 饱和食盐水 Na2SO3固体和浓H2SO4 SO2 NaOH溶液 Na2S固体和浓H2SO4 H2S 水 浓氨水和CaO NH3 稀H2SO4 7.(2023·广东卷)1827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进行了NH3喷泉实验。在此启发下,兴趣小组利用以下装置,进行如下实验。其中,难以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 图1:喷泉实验 图2:干燥NH3 图3:收集NH3 图4:制备NH3 8.下述实验中均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对比分析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 ) ① ② ③ 由①中的红棕色气体,推断产生的气体一定是混合气体 红棕色气体不能表明②中木炭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由③说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红棕色气体为还原产物 ③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CO2,由此说明木炭一定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9.煤燃烧排放的烟气含有SO2和NOx,是大气的重要污染源之一。用Ca(ClO)2溶液对烟气[n(SO2)∶n(NO)=3∶2]同时脱硫脱硝(分别生成S),测得NO、SO2脱除率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SO2和NOx都会形成酸雨,NOx还会形成光化学烟雾 随着脱除反应的进行,吸收溶液的pH逐渐减小 SO2脱除率高于NO的原因可能是SO2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NO 依据图中信息,在80 min时,吸收液中n(N)∶n(Cl-)=2∶3 10.体积相同的15 mol·L-1 HNO3溶液、4 mol·L-1 HNO3溶液分别将两份等质量的铜片完全溶解,发生如下反应: ①4HNO3(浓)+CuCu(NO3)2+2NO2↑+2H2O,所得溶液为绿色; ②8HNO3(稀)+3Cu3Cu(NO3)2+2NO↑+4H2O,所得溶液为蓝色。 用注射器分别取①、②中的少量溶液,夹上弹簧夹,完成如下实验: 向外拉 动注射 器活塞 ①中液面上方呈红棕色 ②中无明显变化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①中产生NO2,②中产生NO,说明氧化性:稀HNO3>浓HNO3 溶解等物质的量的Cu,消耗浓硝酸中HNO3的物质的量大于稀硝酸中HNO3的物质的量 ①中液面上方呈红棕色是因为发生反应2NO+O22NO2 向外拉动注射器活塞时,①中溶液颜色不会发生变化 11.在通风橱中进行下列实验: 操 作 现 象 Fe表面产生大量无色气泡,液面上方变为红棕色 Fe表面产生少量红棕色气泡后,迅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