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学业水平阶段性调研测试 九年级物理 本试卷共10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mm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1. 在国际单位制中,热量的单位是( ) A. 安培 B. 伏特 C. 焦耳 D. 瓦特 2. 下列措施是在噪声的传播环节减弱噪声的是( ) A. 午休时佩戴防噪声耳塞 B. 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 C. 图书馆内不得大声喧哗 D. 高架道路两旁的隔音墙 3. 船闸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进行工作的。如图所示,上游一艘客轮准备通过船闸进入下游。客轮进入闸室前,应( ) A. 关闭下游闸门D,打开下游阀门B B. 关闭下游闸门D,打开上游阀门A C. 打开下游闸门D,关闭下游阀门B D. 打开下游闸门D,关闭上游阀门A 4. 杆秤是我国发明的人类最早的衡器,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小丽在课堂上了解杆秤后,在家里找到一杆除了秤砣生锈变重外,其他均完好的杆秤。用这杆秤测得的物体质量与秤砣生锈变重前测得的物体质量相比( ) A. 偏小 B. 不变 C. 偏大 D. 无法判断 5. 在跨学科实践活动中,小华调查“家用燃料的变迁与合理使用”时发现,爷爷小时候使用柴草作为家用燃料;爸爸、妈妈小时候用煤炭,年轻的时候用液化气;如今小华家使用天然气。使用天然气为家用燃料,主要是天然气的( ) A. 密度较大 B. 热值较大 C. 比热容较大 D. 沸点较高 6. 2024年2月,国内首颗X波段合成孔径雷达卫星“济高科创号”发射成功。如图所示,“济高科创号”卫星在随火箭加速直线升空的过程中( ) A.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B.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不变 C. 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 D. 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 7. 风能是一种清洁能源,我国风力发电技术在全世界处于领先位置,以下实验中,能说明风力发电机原理的是( ) A. B. C. D. 8. 在学完浮力知识后,小亮同学在木棒一端缠绕铜丝制成一个简易密度计(体积可忽略不计),现将它分别放入盛有不同液体两个相同烧杯中,稳定后如图所示。当它们竖直静止在液体中时,液面高度相同,从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判断( ) A. 两个烧杯中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 B. 两个烧杯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p甲=p乙 C. 简易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所受浮力F甲>F乙 D. 小亮由此联想到“航母山东舰”上的舰载机驶离后,航母要上浮一些 9. 在吐鲁番,劳动人民用智慧和双手创造了“坎儿井”,把春夏季节渗入地下的雨水、雪水引出地表进行灌溉,孕育了古老的绿洲文明。如图所示,“坎儿井”的主体深埋地下,井水在暗洞里流淌,由于避免了阳光照射,风沙侵入,因而流量稳定。根据这一现象,同学们提出了以下四个问题,其中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科学问题是( ) A. 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是否有关? B. 水蒸发的快慢与水表面的空气流速是否有关? C. 水蒸发的快慢与水的温度、表面的空气流速是否有关? D. 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温度、表面的空气流速是否有关? 10. 如图所示的实物电路由电源、开关S、两个小灯泡L1、L2和甲、乙、丙三个电表(电流表或电压表)组成。闭合开关S后,两个小灯泡L1、L2均能发光。下列关于甲、乙、丙三个电表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是电压表,乙、丙是电流表 B.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