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08472

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11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14次 大小:2245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盐类,水解,教学设计
  • cover
教学设计 教科书版本及章节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三节 课题 盐的水解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教学内容分析 “盐类的水解”位于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化学反应原理》 的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中的第三节,是之前所学“弱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化学平衡具体知识的综合应用。学生开始从微观的角度来分析溶液酸碱性的本质原因,探究盐类在溶液中的变化规律,以及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这样的安排既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的层级发展,又能加深学生对平衡原理和弱电解质概念的应用认识。本节内容盐类的水解平衡与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共同构成了水溶液中的三大平衡体系,在本单元知识内容中起到“承上起下”的作用。 学习者分析 “盐类的水解”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化学平衡原理的基础上讨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行为,包括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电离平衡两个平衡体系:学生也知道溶液酸碱性的本质原因,在此基础上再来探究盐类在水溶液中的酸碱性规律,这样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有利于学生知识内容的学习。 然而学生对从盐的组成角度分类并不明确,且部分同学对离子共存问题仍存有疑惑认为阴、阳离子均可以发生结合,对溶液中离子反应的条件把握不够准确,这些都会对本课的学习产生障碍。 学习目标确定 (1)从微观角度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学会盐类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培养学生的微粒观、平衡观,建立水解模型和分析水溶液的一般思路。 (2)通过实验并运用归纳法分析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原因,掌握盐溶液呈酸碱性的般规律,能根据盐的组成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 (3)了解盐类水解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能够运用水解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科兴趣和科学责任感。 学习重点难点 (1) 重点:认识盐类水解的原理和规律,盐类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2) 难点:建立水解模型和分析水溶液的一般思路。 学习评价设计 评价项目评价等级优秀良好需要努力知识掌握情况建立水解模型和分析水溶液的一般思路,能够自觉应用模型解释路解释问题能够应用水解模型和分析水溶液的一般思路解释问题能够运用盐类水解的规律解释问题讨论问题及发言在课堂互动及小组活 次数在课堂互动及小组活动中积极参加讨论主动发言 5 次以上在课堂互动及小组活动中积极参加讨论主动发言 3 次以上在课堂互动及小组活动中表现不够积极,很少主动发言化学思维过程和表达能力评价分析思路明晰,能够用表达能力评价准确的化学用语表达 微粒变化过程,思维逻辑性强对问题有初步分析化学用语表达不够严谨、准确,思维逻辑性较强问题分析能力不足化学用语表达不够严谨,思维欠缺逻辑性 实验操作能力评价动手能力强、观察现象细致、记录现象及时,能够作出合理推断熟悉实验操作、能够完成实验内容不太清楚实验目的,对实验现象没有明确认知 小组合作、交流评价意识合作意识强、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积极与同学互学互助合作意识强,能够配合同组成员完成任务合作意识较弱,不善于主动表达、交流 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教师活动1 新课引入 健康人体的学业pH维持在弱的碱性,而主要含有的离子并没有OH-,这是为什么呢 讲述:通过今天的学习,可以解释这个问题学生活动1 其他物质的溶液显碱性活动意图说明:承接上一节课的问题,继续运用体液的酸碱性引入新课,使学生充分感受盐类水解与自然界、生产、生活的密切关联,产生浓厚的学科兴趣。环节二:从微观角度分析盐的溶液呈现酸碱性的实质。教师活动2 布置小组实验活动 用pH试纸测定盐溶液的酸碱性 并判断盐的类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