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08583

第15课 明朝的统治 课件(共22张PPT+视频)

日期:2025-05-07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1次 大小:3733461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5课,明朝,统治,课件,22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单元导言: 时空观念: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学习建议: 了解明清时期加强皇权的举措,认识君主专制带来的社会弊端。 了解明清时期的经济改革和全球性经济互动,初步认识这一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因和外因。 知道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援朝战争、雅克萨之战等史事,认识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培养家国情怀。 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以及清朝在台湾的建制、册封达赖和班禅、设置驻藏大臣等中央政权在边疆地区的各种举措,认识西藏、新疆、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的领土,理解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 知道明清时期的科技文化成就及其影响,增强文化认同。 了解明末李自成起义,清中期以来的政治腐败、故步自封和19世纪的世界形势,认识当时中国社会面临的严重危机。 第15课 明朝的统治 学习建议:了解明清时期加强皇权的举措,认识君主专制带来的社会弊端 by 哈啦 一、明朝的建立 材料:“堂堂大元,奸佞当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贼做官、官做贼、混贤愚,哀哉可怜。” ———《醉太平小令》 材料反映出元朝末年怎样的社会状况? 元朝末年,政治腐败,官吏搜刮民财,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农民起义 (红巾起义) 朱元璋 一、明朝的建立 (一)背景: 任务一:根据材料和P86,梳理明朝建立的相关内容 元朝末年,政治腐败,官吏搜刮民财,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二)概况: 时 间: 建立者: 都 城: 1368年 朱元璋(明太祖) 应天府(今南京) 随后,明军攻占元大都,结束了元朝的统治 迁都:1421年,明成祖为了加强北方的防御力量,迁都北京 明太祖去世后,建文帝继位,采取“削藩”政策。明太祖之子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帝位 二、强化皇权———官制改革 材料一:行省长官:“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掌管)之”。 ———《元史·百官志》 材料二:元朝丞相“掌军务,贰丞相,凡军国重事,无不由之”,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继承。 ———《元史·百官志》 根据材料,分析朱元璋认为元朝灭亡的原因 (君权与相权) (中央与地方) 朝臣权力过大 地方分权 元朝灭亡是由于地方分权和朝臣权力过大 为巩固统治(目的),他在积极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在政治上采取一系列措施,从中央到地方全面改革官制,以强化皇权 (一)背景: 皇帝 丞相 吏 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皇帝 吏 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二)内容: 1.在中央: 材料:“今我朝罢相……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明太祖训 祖训首章》 ①(明太祖)废除丞相,提升六部职权,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说说明太祖为什么强烈反对设立丞相 防止朝臣专权, 以加强皇权,巩固统治。 胡惟庸案 胡惟庸任相期间“生杀黜陟(chù zhì官员的升降),或不奏径行(直接行)。内外诸司上封事,必先取阅,害己者,辄藏不以闻。 任务二:根据材料和P87-88,梳理明朝强化皇权-官制改革的相关内容 二、强化皇权———官制改革 秦 唐 明 宋 设丞相: 独相 三省六部制: 群相 分化事权,削弱相权: 群相 明太祖 废丞相 说一说中国古代相权的发展趋势 趋势:相权不断被削弱直至被废除 君权不断增强 丞相制度的演变过程 (二)内容: 1.在中央: 材料:P87《相关史事》 文渊阁 ②设内阁 内阁实质: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不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