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温故知新 1._____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它提出只有_____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会中决定实行什么历史性决策?形成的领导核心?_____,_____,_____ 3.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地位和重大意义? _____ _____ 4._____年,高考制度恢复,是教育工作的重大拨乱反正。 实践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1977 1978年 改革开放 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改革 开放 对内改革 对外开放 经济体制改革 当时的中国为什么要改革? 改革是如何推进的?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八课 经济体制改革 课标要求:了解农村改革、城市改革等史事,认识改革开放对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和对世界的重要影响,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材料1: 1978年全国人民公社社员从集体分配到的收入平均74.67元,其中2亿农民平均收入低于50元,有1.12亿人每天能挣到0.11元,1.9亿人每人每天能挣到0.13元,有2.7亿人每天能挣到0.14元。 ———农业部人民公社管理局报表 材料2:“头遍哨子不买帐,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晃。”“男的上工在打牌,女的上工在纳鞋” ———人民公社时期流传于农村的顺口溜 1、改革的原因 当时的农村生产存在什么问题? 当时老百姓生活贫困 人民公社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影响农村经济发展 政治的空谈往往淹没一切。这并不是哪一些同志的责任,责任在于我们过去没有及时提出改革。但是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2、农村改革的目的 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P38) 观看视频,回答:农村的改革最先从哪里开始?如何进行改革?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3、农村改革的开始 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村民 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 材料1:1966:—1976年小岗村村民生活概况简表 好年景 差年景 其他 人均口粮 9两/天 2.8两/天 全村有20户人,常年外出讨饭的有19户 人均收入 0.11元/天 0.04元/天 材料2: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凤阳花鼓词 回答:农村的改革最先从哪里开始?如何进行改革?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议》放宽了农业政策,但仍明文规定“不许包产到户”。 ———马立诚、凌志军《交锋》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小岗村改革前后比较 1983年1月2日,党中央“一号文件”把各地实行的“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正式统称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改革开放简史》,北京:人民-出卷网-、中国社会科学-出卷网-,2021年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农户使用, 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P39) 人民公社体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土地所有制 土地公有 经营方式 统一经营、集中劳动 分配制度 平均分配 土地公有,农民拥有土地使用权 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年份 农业总产值(亿元) 农业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978年 1397 133.6 1990年 7662.1 686.3 2000年 24915.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