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11024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猜数游戏表格式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22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6次 大小:213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
  • cover
《猜数游戏》教学设计 课题基本信息 课题 猜数游戏 学科 数学 年级 四年级 单元 第五单元 版本 北师大版 册别 下册 1.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内容分析: 《猜数游戏》是“认识方程”单元内容,在学生掌握运算与方程基础概念后展开。教学聚焦从游戏里找等量关系列方程,像“数乘2加20得80”,再用等式性质求解。能锻炼学生抽象、逻辑思维,为后续方程学习做铺垫。 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掌握整数、小数运算,对方程有初步认识,但抽象思维尚在发展中。猜数游戏贴近生活,能激发兴趣,不过找等量关系列方程对他们有难度,需要教师多引导,从具象到抽象,逐步提升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探究式、互动式、合作学习、学科实践。 4.信息技术(配套课件)准备:多媒体(PPT课件、网络资源、人工智能等) 2.学习目标与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学习目标 评价内容与方式 1. 通过参与猜数游戏,经历分析游戏规则、找出等量关系并列出方程求解的过程,掌握用方程解决简单问题的方法,提升数学运算与逻辑推理素养。 2. 在合作交流中分享游戏体验与解题思路,理解方程的实际应用,学会检验方程解的合理性,增强数学应用意识与合作探究素养。 针对“经历猜数游戏分析、列方程求解过程,掌握解题方法,提升数学运算与逻辑推理素养”目标,教师通过课堂提问、观察小组讨论及批改作业,从教师、学生自评与互评角度,判断学生分析规则列方程的准确性与解方程步骤的正确性。针对“合作交流分享思路,理解方程应用,学会验根,增强应用与合作素养”目标,借助小组活动评价与汇报表现评价,由师生互评来考量学生交流积极性、验根能力及方程生活应用的举例能力。 3.学习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学习重难点 突破方法 学习重点:学生已有整数、小数运算及方程初步认知,《猜数游戏》学习重点是理解等式性质,解ax±b=c型方程,从猜数情境找等量关系列方程,为后续方程学习奠基。 学习难点: 四年级学生抽象思维弱,从猜数游戏找等量关系、列方程很困难,碰上复杂规则,难以理清数量关系。解方程时,正确运用等式性质也容易出错。 针对重难点,先用简单有趣的猜数实例引入,借助动画、实物演示辅助学生理解。课堂多组织小组讨论,交流想法理清数量关系,教师再针对性指导。通过分层练习,从直观到抽象巩固知识,强化等式性质运用,让学生逐步掌握方程解法和建模思路。 4.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一)趣味导入 1. 同学们,今天老师和大家玩一个猜数游戏。老师在心里想一个数,你们可以向我提问,我只回答“是”或者“不是”,看谁能最快猜出老师想的数。(老师心里想一个 10 以内的整数,学生提问猜测) 2. 引导学生思考:“怎样问能更快猜到答案?”让学生初步感受通过缩小范围来猜数的策略 ,同时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 趣味导入旨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参与热情,以猜数游戏营造轻松氛围,迅速吸引注意力,让学生快速融入课堂。通过简单的提问猜测,初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与策略意识,为后续探究方程知识做铺垫,也拉近师生距离,增强学习积极性。 (二)探究新知 1. 提出新游戏规则:老师心里想一个数,把它乘 2,再加上 20,结果等于 80,你们能猜出这个数吗? 2.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鼓励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有的小组可能会用倒推的方法:先用 80 减去 20 得到 60,再用 60 除以 2 得出 30 。 3. 引导学生用方程的方法解决问题: 设老师心里想的数为x。 和学生一起分析题目中的等量关系:这个数乘 2 再加上 20 等于 80 ,即2x + 20 = 80。 讲解求解方程的步骤: 方程两边同时减去 20,得到2x + 20 - 20 = 80 - 20,化简为2x = 60。 方程两边再同时除以 2,2x÷2 = 60÷2,解得x = 30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