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12038

Unit6 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mountains SectionA(1a-1c)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日期:2025-05-06 科目:英语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7次 大小:2060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1a-1c,八年级,人教,格式,教学设计,Unit6
  • cover
Unit6《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mountains》 SectionA(1a-1c)教学设计 课题基本信息 课题 Unit6《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mountains》 学科 英语 年级 八年级 单元 第6单元 版本 人教版 册别 下册 1.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内容分析: 本单元围绕“讲故事”展开,本节课聚焦经典中国传统故事,如“后羿射日”“愚公移山”等 。通过学习,学生需掌握用英语讲述故事的能力,理解故事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为后续运用英语进行故事类文本的交流与表达奠定基础。 2.学生情况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有一定英语基础,对故事类内容兴趣较高,但在准确用英语描述故事细节、阐释寓意方面存在不足。他们具备一定逻辑思维能力,能参与讨论、表达观点,但需进一步引导提升语言运用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 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借助多媒体(如动画视频、图片 )辅助教学,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参与度。 4.信息技术(配套课件)准备: 制作包含故事动画片段、重点词汇和句型讲解、互动练习的PPT课件;准备相关故事音频、视频素材。 2.学习目标与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学习目标 评价内容与方式 1. 学生能够准确认读、拼写与故事相关的重点词汇,如shoot、move、repair等,掌握重点句型,如“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 ,并能在情境中熟练运用。 2. 能够用英语清晰、连贯地讲述本单元涉及的中国传统故事,包括故事背景、主要情节和人物特点,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3. 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故事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增强文化认同感,学会从故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树立积极面对困难的态度。 1. 词汇与句型运用评价:通过课堂问答、小测试(如词汇拼写、句型转换 ),检测学生对重点词汇和句型的掌握情况,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相结合。 2. 口语表达评价:在小组活动和个人展示中,依据学生讲述故事的流畅度、准确性、完整性,采用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给出反馈与建议。 3. 文化理解评价:观察学生在讨论故事寓意、分享感悟时的表现,结合书面作业(如写故事读后感 ),评估学生对文化内涵的理解深度。 3.学习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学习重难点 突破方法 1. 重点:掌握与故事相关的词汇和句型,能够准确用英语描述故事主要情节。 2. 难点:用英语生动、连贯地讲述故事,深入理解并阐释故事的文化寓意。 1. 词汇与句型:通过动画演示、情境造句、游戏竞赛等方式,强化记忆与运用。 2. 故事讲述:组织小组角色扮演、故事复述练习,教师给予针对性指导,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3. 文化寓意理解:引导学生对比不同故事,开展小组讨论,鼓励结合生活实际分享感悟,加深理解。 4.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一、新课导入 1. 播放动画片段:播放“愚公移山”动画片段,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兴趣。 2. 提问引导:教师提问“What do you see in the video Do you know this story ” ,引导学生用英语简单描述看到的内容,引出本节课主题。 播放视频,激发学习兴趣,为后续探究奠定基础。 二、探究新知 1. 词汇学习 呈现词汇:借助图片、动画展示新词汇,如shoot(后羿射日动作 )、move(愚公移山动作 )、repair(女娲补天动作 )等 ,教师领读,学生跟读模仿发音。 词汇练习:开展“你画我猜”游戏,一名学生用动作或简笔画展示单词含义,其他学生用英语说出单词;进行词汇接龙游戏,巩固词汇记忆。 2. 句型学习 讲解句型:结合故事文本,讲解重点句型“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 ,分析结构和用法,通过替换主语、宾语等进行拓展练习。 情境造句:创设不同情境,如“ A boy tried to climb the tree.” ,让学生进行造句练习,同桌互相交流纠错。 3. 故事理解 听故事: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