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历史学科 2025春八下历史第4单元素养测评试卷02 【八下历史阶段测试卷】 [测试范围:第四单元 时间:4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张岂之在《中国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卷》中指出:这种制度……是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相结合,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相结合,既有利于人民当家做主,又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的制度。文中的“这种制度”是 (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D.社会主义制度 1.A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汲取了传统中国‘从俗从宜’的治边经验”,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状态以形成多样性的中央与地方关系,但这一制度不是历史的复制,而是全新的创造……由此可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 A.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实现了少数民族的高度自治 C.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 D.有利于香港、澳门的发展 2.C 3.下面是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概况,促使表中数据变化的原因有 ( ) 年份 农业总产值(亿元) 工业总产值(亿元) 1952年 46.5 11.4 1978年 155.6 212.1 2014年 11352.3 64369 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②党和政府采取优惠政策 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④“一国两制”的构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A 4.国家对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整理工作取得大批成果,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蒙古族史诗《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材料表明国家重视少数民族的 ( ) A.经济建设 B.文化传承 C.科技发展 D.文旅开发 4.B 5.右图所示铁路分两期建成,一期工程于1958年开工建设,1984年5月通车;二期工程于2001年6月29日开工,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这条铁路 ( ) A.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建成通车 B.建成于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之前 C.分期建成,促进了边疆地区发展 D.是“一带一路”建设重要成果之一 5.C 6.《人民日报》评论员曾经发文指出:“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造,向世界贡献了具有中国智慧的解决国家统一问题的成功答卷。”这份答卷是 ( ) A.“一国两制”构想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6.A 7.“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一九九七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邓小平同志所说的“时机成熟”主要是指 ( ) A.中国人民渴望国家统一 B.“一国两制”的构想被各方接受 C.中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D.中国在政治上完全独立自主 7.C 8.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入侵中国,强占中国大片领土,中国人民不断抗争,标志着列强占领中国领土结束的历史事件是 ( ) A.《开罗宣言》规定日本将台湾等地归还中国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澳门回归祖国 D.香港回归祖国 8.C 9.“百年的耻辱,就在今天洗雪。百年的梦想,就在今天实现。米字旗降落,宣告一个时代的结束。五星红旗升起,一个民族的尊严。”这首诗歌描述的历史事件 ( ) A.成为中华民族从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B.宣告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C.翻开了海峡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D.迈出了祖国统一大业道路上的重要一步 9.D 10.右面两幅图片反映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两项政治制度,其共同点有 ( ) ①都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实行 ②都是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③两地都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④都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0.B 11.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夙愿。下面《反分裂国家法》第五条横线上应填写的内容 是 ( ) 第二条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 …… 第五条 ,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