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12939

第九章 压强第 2 讲 液体的压强 同步培优练习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日期:2025-05-14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3次 大小:58619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压强,2024-2025,物理,八年级,人教,学年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 2 讲 液体的压强 板块1 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题型 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智慧锦囊< (1)深度和高度的区别:液体的深度是指从液体中某点到自由液面的竖直距离,而不是从液体中某点竖直向上一直到容器壁的距离。 (2)控制变量法:实验中影响压强的因素有深度、密度等,我们需要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各个因素对压强的影响。 (3)转换法: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无法直接测量,实验中我们是用压强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来判断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这种方法叫做转换法。 【例1】(2024成都)在“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实验中,实验现象如图所示,U形管内液面的高度差越大,表示探头所在位置的液体压强越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比较甲、乙两图,可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中,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B.比较甲、丙两图,可得出结论:在不同液体中,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C.比较乙、丙两图,可得出结论:液体密度越小,压强越大 D.比较甲、丙两图,可得出结论: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例2】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横截面积相同的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在容器左右两侧倒入体积不同的水后,橡皮膜向左凸起,如图甲所示。在容器左右两侧分别倒入水和某种液体后,橡皮膜相平,如图乙所示。测得甲、乙左右两侧橡皮膜中心所处的深度均分别为12cm、15cm。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由图甲可初步得出结论:同种液体,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B.由图乙可判断出右侧液体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C.图甲中左右两侧水对容底部压强之比为4:5 D.图乙中右侧液体密度为0.8g/cm 典题精练 1.利用图像可以描述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是“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图像,由图像可知:同种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成 ,液体密度ρ甲 (选填“>”“<”或“=”)ρ乙。 2.如图所示,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橡皮膜封闭。现往左侧注水,橡皮膜发生形变,接着往右侧注某液体,直到橡皮膜变平。测得左侧水面到容器底的深度为h 、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为h ;测得右侧液面到容器底的深度h 、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为h 。若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密度 水 B.液体密度 水 C.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水 D.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3.(2024宿迁)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的活动中,兴趣小组准备了压强计、水和盐水等实验器材。 (1)对于图甲所示压强计出现的问题,应将压强计金属盒拿出液体,然后 (填字母标号)。 A.将U形管中液体倒出一部分 B.更换 U 形管中液体 C.检查压强计的气密性 (2)正确处理存在问题之后,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入液体中,如图乙、丙、丁所示,需要观察和记录 U形管中 。 (3)为了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该比较 两图所示的实验。 (4)小明利用矿泉水瓶装满水,继续探究,如图戊①所示,将瓶盖拧紧,他只将 N 孔堵住,水从M孔也不能流出,因为水受到了 的作用。当他拧开瓶盖,放开两小孔,在瓶底部水平放置接水盘,发现水的落点为图戊②所示的B、C,于是他将接水盘向下平移至 D 处,使MA=ND,水的落点为E、F。为了比较两小孔处液体压强大小,应比较AC 与 的距离。 4.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器材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 (1)压强计上的 U形管 (选填“属于”或“不属于”)连通器。 (2)比较 两图,可以解释拦河坝为什么要设计成上窄下宽的形状。 (3)比较甲、丙两图可知,液体内部压强与 有关。 (4)已知图甲中 U形管左右两侧水面的高度差为10cm,则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之差为 Pa。 (5)如图丁所示,在容器两侧分别装上 A、B两种不同的液体,观察图中橡皮膜的形变方向,可以判断:A、B两种液体密度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