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13183

2023年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西北七校中考三模历史试卷(PDF版,含答案)

日期:2025-05-10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1次 大小:29188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3年,试卷,答案,PDF,历史,河南省
  • cover
2023鲁山县西北七校中考三模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 6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 50分,考试时间 50分钟。 2.开卷考试,可查阅参考资料,但应独立答题,禁止交流资料。 3.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 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小题,每小题 1分,共 2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二里头遗址是中国最引人瞩目的古文化遗址之一。考古发现,二里头都邑多网格式布局,与《吕氏春秋》 中记载的“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择宫之中而立庙”的早期都城规划特点完全相符。这表明 ( ) A.历史文献可信度高于考古发现 B.考古发现可信度高于历史文献 C.考古发现与历史文献相互印证 D.历史文献的记载全都是真实的 2.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要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阅读示意图,下列 历史事件发生在图中①对应朝代的是 ( ) 中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局部) 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司母戊鼎的铸造 C.郡县制度的确立 D.百家争鸣局面形成 3.《诗》《书》《礼》《易》《乐》《春秋》被称为六经。汉初,每经置一博士,各以家法传授,因《乐》 缺失,所以称五经博士。到西汉末年,研究五经的学者逐渐增至 14家,又称五经十四博士。这一变化的 直接原因是 ( ) A.儒道两家思想的统一 B.汉武帝的“尊崇儒术” C.人们对《乐》的关注 D.西汉重视民众文化普及 4.东晋时期,原来种植于北方的麻、粟、豆等农作物,以及梨、枣、杏树等果树也都在南方种植了。关于北 方的农林品种出现在南方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①西晋灭亡后,北方少数民族内迁、北方陷入战乱 ②东晋成功抵御了北方军事威胁,局面相对稳定 ③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④江南地区生产力水平超过北方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5.唐统治阶层根据统治需要和当时历史形势采取灵活多变的民族政策。如唐太宗“爱之如一”,武则天的“损彼 之强为中国之利”,德宗的“威信并立”,哀帝时期的“绥柔荒远”。这些思想的基本脉络是 ( ) A.天下一家 B.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C.尊王攘夷 D.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6.《契丹国志》云:“圣宗时,止以词赋、法律取士,词赋为正科,法律为杂科。”这一情况表明 ( ) A.科举制发展到鼎盛时期 B.辽受中原文化影响较深 C.契丹族的民族特征减弱 D.个人喜好决定发展方向 7.2024年 3月 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报告中提出:我们要坚持贯彻新时代党解 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定不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历史 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设立的行政机构是 ( ) A.宣政院 B.御史台 C.枢密院 D.澎湖巡检司 8.“在地方行政方面,清政府分别采取郡县制、盟旗制、伯克制等。在蒙古族聚居的北疆地区,清朝则实行盟 旗制度。在新疆地区,清政府主要采取军府制实行统治。在西藏地区,实行政教合一制度。”材料体现清 朝治理边疆的特点是 ( ) A.恩威并施 B.裁撤冗员 C.因俗而治 D.实行“汉法” 9.2023年 10月 13日,流失海外百余年的 7根圆明园石柱跨越万里 终于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由北京市圆明园管理处收藏。成为继 圆明园马首铜像后,又一批回归原属地的圆明园流失海外重要文 物。与它们的流失相关的事件是 (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0.20世纪最初的十年,中国社会正处在剧烈动荡之中,城乡群众自 发的反抗斗争如波涛相逐,一浪高过一浪。北方各省民变迭起。 长江中下游各省连年发生灾荒,饥民成群流入城市,抢米骚动时 有发生。材料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