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单元研习任务 展开厚重的历史长卷,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纷至沓来。读他们的故事,我们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也会对人物作出评价。深入阅读本单元课文,把握历史人物的生平经历理解其人生境遇,分析其成败得失,与同学一起,组织一次主题为“历史人物纵横谈”的专题讨论会。从课文涉及的主要历史人物中选择一位,谈谈你对他的认识和评价,以及从他身上汲取的精神力量或获得的经验教训。先整理一份发言提纲,然后在讨论会上发言。 第 三 单 元 历史的画卷,往往异彩纷呈;历史的评说,有时见解不一。围绕“历史的评说”这话题,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项完成。 司马迁写《屈原列传》,在叙事中穿插议论,并在文末以“太史公曰”点题,直接发表对人物的看法和评价。借鉴这种写法,揣摩《苏武传》中班固对苏武的认识和评价,尝试以班固的视角,写一则人物短评。 本单元的两篇史论,分别探讨秦和后唐灭亡的历史教训。你是否认同作者的观点 他们的论证是否有可商榷之处 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参考相关资料,尝试写一篇短文,对两篇文章提出质疑或进行辩驳。 历史人物评述怎么写? 首先需要明确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在评判任何一位历史人物时,都必须将其置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加以考量,也就是探究该历史人物的个人行为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之间存在怎样的关联。 其次,要判定历史人物所属的阶级属性。 再者,要明确历史人物在历史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关键在于观察他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否对生产力的发展以及人类社会的进步起到了推动或者阻碍作用。 评价过程必须秉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依据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或活动,对其作出恰当合理的评价,避免因片面认知而得出错误结论。 同时,要注重把握历史人物的整体特点。对于历史人物,不仅要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还需要给出一个综合性的结论,即对历史人物进行准确的定性。 此外,可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历史人物进行剖析与评价。要有宏观的视野,将中国历史人物放在全球的大背景下去认识,通过中外对比等方式,更全面地理解历史人物 。 历史人物评价的通用方法: 总体评价 + 具体事迹阐述 + 影响分析(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 以汉武帝为例:从整体来看,汉武帝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封建帝王。在他执政期间,实施了多项强化中央集权的举措。在政治领域,通过推行削藩政策,有效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掌控;思想层面,推行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政策,确立了儒家思想在封建社会的正统地位;经济方面,将地方的盐铁经营以及铸币权力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大幅充实了国家财政;军事上,派遣卫青、霍去病抗击匈奴,有力地捍卫和拓展了国家的统一局面。 综上所述,汉武帝在位时,西汉在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经济管理、军事防御等多个维度达成了大一统格局,推动西汉王朝步入鼎盛阶段。 若存在消极影响,需如实阐述;若没有,则无需提及。在进行评价时,务必做到依据史实得出结论,将历史事实与理论观点相结合,保证论证充分、逻辑严谨。同时,秉持辩证思维,全面、客观地看待历史人物,如此才能做出公正合理的评价。 怎样才能对历史人物作出准确恰当的评价?以下是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有效方法: 考量特定的历史环境。历史环境犹如舞台布景,为历史人物的活动提供了背景与条件。我们需要将人物置于其所处的历史环境中,结合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背景因素,来全面分析和评估其行为与决策。 明确评价的客观标准。在评判历史人物的行为和举措时,不应被个人情感左右,也不能单纯从道德伦理的层面出发。而应该以更宏观、更具建设性的视角,着重考察其行为是否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是否促进了社会的进步,是否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