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13669

2025年高考物理压轴题(新高考通用)专题02力与物体的直线运动(原卷版+解析)

日期:2025-05-06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9次 大小:353367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高考,2025年,原卷版,运动,直线,物体
  • cover
专题02 力与物体的直线运动 命题预测 本专题属于基础热点内容;牛顿第二定律作为连接这些知识点的桥梁,其在整个高中物理中的串联作用至关重要。正因为如此,力与物体的直线运动问题在近年来的高考命题中常常以压轴题的形式出现,考查学生对于不同运动形式的理解和图像问题的处理能力。因此,学生们需要充分了解各种题型的知识点及要领,对常见的物理模型有深入的认知和掌握。 在2025年高考中,无论是选择题还是计算题,力与物体的直线运动问题都将是重点考查的对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深入复习动力学这一专题,学生们不仅可以提升审题能力、分析和推理能力,还能够强化自身的物理素养。这种素养的提升不仅仅局限于动力学本身,而是对整个物理学科的理解和掌握都有极大的帮助。 高频考法 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的灵活运用; 有关牛顿第二定律的连接体问题; 动力学两类基本问题; 有关牛顿第二定律的临界极值问题; 运动学和动力学图像; 板块模型; 7.传送带模型。 考向一: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1.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常用的六种解题方法 2.处理追及问题的常用方法 过程分析法 函数法 Δx=x乙+x0-x甲为关于t的二次函数,当t=-时有极值,令Δx=0,利用Δ=b2-4ac判断有解还是无解,追上与追不上的条件 图像法 画出v-t图像,图线与t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利用图像更直观 转换参考系法 以其中一个物体为参考系,确定出另一个物体在参考系下的速度与加速度(以谁为参考系减去谁,注意矢量相减) 考向二:有关牛顿第二定律的连接体问题; 1.处理连接体问题的方法: ①当只涉及系统的受力和运动情况而不涉及系统内某些物体的受力和运动情况时,一般采用整体法。 ②当涉及系统(连接体)内某个物体的受力和运动情况时,一般采用隔离法。 2.处理连接体问题的步骤: 3.特例:加速度不同的连接体的处理方法: ①方法一(常用方法):可以采用隔离法,对隔离对象分别做受力分析、列方程。 ②方法二(少用方法):可以采用整体法,具体做法如下: 此时牛顿第二定律的形式:; 说明:①F合x、F合y指的是整体在x轴、y轴所受的合外力,系统内力不能计算在内; ②a1x、a2x、a3x、……和a1y、a2y、a3y、……指的是系统内每个物体在x轴和y轴上相对地面的加速度。 考向三 动力学两类基本问题 1.解决动力学两类问题的两个关键点 (1)把握“两个分析”“一个桥梁” 找到不同过程之间的“联系”,如第一个过程的末速度就是下一个过程的初速度,若过程较为复杂, 可画位置示意图确定位移之间的联系。 2.两类动力学问题的解题步骤 考向四 有关牛顿第二定律的临界极值问题 问题情景 (1)当题目中出现“最大”“最小”或“刚好”等关键词时,经常隐藏着临界问题。 (2)当题目要求解某个物理量的最大值、最小值、范围或需要满足的条件时,经常为临界问题。 (3)常见临界条件 两物体刚好要相对滑动 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 两物体在压力方向刚好脱离接触 相互作用的弹力为零 轻绳刚好绷直或松弛 轻绳上张力为零 思路与方法 (1)基本思路 ①认真审题,详尽分析问题中变化的过程(包括分析整体过程中有几个阶段)。 ②寻找过程中变化的物理量。 ③探索物理量的变化规律。 ④确定临界状态,分析临界条件,找出临界关系。 (2)思维方法 极限法 把物理问题(或过程)推向极端,从而使临界现象(或状态)暴露出来,以达到正确解决问题的目的 假设法 临界问题存在多种可能,特别是非此即彼两种可能时,或变化过程中可能出现临界条件,也可能不出现临界条件时,往往用假设法解决问题 数学法 将物理过程转化为数学表达式,根据数学表达式解出临界条件 考向五 运动学和动力学图像 1.分析v-t图像和x-t图像问题时的四点注意事项 (1)x-t图像和v-t图像描述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