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13678

部编版2024-2025学年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主题阅读(答题技巧+精选阅读) (含答案)

日期:2025-05-08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70次 大小:141546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阅读,精选,技巧,答题,主题,编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 《探索自然》主题阅读 【语文要素】 语文要素: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阅读要素方法点拨】 技法 突破点 解答示例 技法一:阅 读时提出不 懂的问题。 1.从文章的题目入手提出问题 就《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一文,我们可以针对题目提出问题:纳米技术在我们身边的哪些地方呢? 2.针对文章的重点字、词、句、段提问 《琥珀》一文中,针对“从那块玻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句,可以提问:推测到的故事的评细情形是什么样的呢? 3.针对文章的写法提问。 《飞向蓝天的恐龙》中,“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呢?让我们穿越……看看这一演化过程吧”这段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呢? 技法二:运 用多种方法 解决问题。 1.联系上下文并结合生活经验来理解。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中,为什么说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呢?结合文章的内容和我们自己的生活经验,可以找到答案。 2.通过查资料、向他人请教等方式来理解。 《琥珀》中,为什么说“从那块玻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通过查阅资料我们可以知道,玻珀的形成需要几万年。 【语文要素解题技巧】 典型问题 答题模板 针对文章题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文章题目)”是什么?/为什么……(文 章题目中的事物)能…… 阅读文中画“ ”的句子,针对文章内容提 出问题 ……(事物/意思)是什么?/作者为什么 说……/……是如何…… 阅读文中画“ ”的句子,针对写作手法提 出问题 画“”的句子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 使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或说明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精选阅读】 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化石 古代生物的状况,在岩石中有着丰富的记录。许多生物的尸体由于和泥沙埋在一起,被泥沙紧紧包裹住,没有毁灭消失,而让别的矿物质填充了它们的遗体,保留了它们的外形甚至内部构造。在特殊的情况下,某些生物的尸体竟完整地保存下来了,如北极冻土带中的长毛象、琥珀中的昆虫。所有这些都叫作“化石”。 化石是历史的证人,它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例如,很多地方都发现了一种海洋生物三叶虫的化石。它告诉我们,在离现在六亿多年前到五亿多年前的那个叫作“寒武纪”的时代,地球上的海洋是多么宽广。许多高大树木的化石告诉我们,有一个时期地球上的气候是温暖而潮湿的,这是叫作“石炭纪”的时代的特征。还有一些“象”和“犀牛”都长上了长长的毛,这准是天气冷了,说明“第四纪”冰河时期的来临。 自然界某些转眼就消逝的活动,在石头上也留下了痕迹。如雨打沙滩的遗迹,水波使水底泥沙掀起的波浪,古代生物走过的脚印和干旱时泥土龟(jūn)裂的现象…… 瞧!大自然给我们保留了多好的记录。实际上,地球上的记录比这篇文章所介绍的还要丰富得多,这里不过是拉开帷幕的一角而已。 (1)第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中“所有这些”指的是   。 A.北极冻土带中的长毛象。 B.琥珀中的昆虫 C.和泥沙埋在一起而让别的矿物质填充了的生物遗体。 (2)根据选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①三叶虫生活在海洋中。    ②“寒武纪”时,地球上全部是海洋。    ③“第四纪”时,天气寒冷,冰河时期来临。    (3)有的同学说,可以根据化石上裂开的缝隙,推断出那个时期的特点是   。 (4)请你针对短文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问题:    解答:    (5)你是从哪里推测出“石炭纪”时代的气候是“温暖而潮湿的”?     2.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蝉的一生 夏天到了,知了即将唱起歌来了。我在夏至到来的前五天听见一只知了在院子里的槐树上唱歌,时间与法布尔《昆虫记》中所说的完全吻合。 知了的学名叫“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