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13680

部编版2024-2025学年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3单元主题阅读(答题技巧+精选阅读)(含答案)

日期:2025-05-1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51次 大小:159811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阅读,精选,技巧,答题,主题,编版
    (课件网) 第3单元主题阅读(答题技巧+精选阅读) 2024-2025学年四年级语文下册 部编版 1.课内阅读。 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 到处是绿的…… …… 所有的绿集中起来, 挤在一起, 重叠在一起, 静静地交叉在一起。 突然一阵风, 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 所有的绿就整齐地 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集中-- _____ 节拍-- _____ (2)品读画线的句子,用你的话说说在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景象。 _____ (3)诗中用到的修辞手法都有哪些? _____ (4)诗歌第一行“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的作用是什么? 汇集 节奏 满眼的绿色重叠在一起,到处都是绿,它们挤在一起,交叉在一起,让我看到了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排比、拟人 _____ (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呢? _____ 【解析】(1)考查了近义词。集中:把分散的人、事物、力量等聚集起来;把意见、经验等归纳起来。故近义词“汇集”。节拍:音乐中每隔一定时间重复出现的有一定强弱分别的一系列拍子,是衡量节奏的单位。故近义词“节奏”。 (2)考查了思维拓展。结合内容想象,例:满眼的绿色重叠在一起, 这句诗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是诗歌的总起,仿佛到处都染上了绿色 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热爱。 到处都是绿,它们挤在一起,交叉在一起,让我看到了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3)考查了修辞手法。结合内容理解,从“所有的绿集中起来,挤在一起,重叠在一起,静静地交叉在一起。”可知,几个句式相近,语义连贯的句子构成了排比。运用了“挤、静静地”的这些写人的词语写绿,把物拟人化。 (4)考查了句子的作用。结合内容理解,从“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到处是绿的……”可知,这句诗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是诗歌的总起,仿佛到处都染上了绿色。 (5)考查了诗人的感情。结合内容理解,这首诗描述了春天到处都是绿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热爱。 故答案为: (1)汇集 节奏; (2)满眼的绿色重叠在一起,到处都是绿,它们挤在一起,交叉在一起,让我看到了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3)排比、拟人; (4)这句诗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是诗歌的总起,仿佛到处都染上了绿色; (5)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热爱。 2.对比阅读,完成练习。 白桦(节选) 叶赛宁 在朦胧的寂静中 玉立着这棵白桦, 在灿灿的金晖里 闪着晶亮的雪花。 白桦四周徜徉着 姗姗来迟的朝霞, 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 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语文要素朗读两首诗歌,结合补充资料完成下表。 《白桦》(节选) 《竹石》 相同点 都是 _____ 。 不同点 体裁上属于 _____ 诗。诗中的白桦是诗人家乡的象征,诗人借对白桦 _____ 形象的赞美,表达了对 _____ 和 _____ 的热爱之情。 体裁上属于 _____ 诗,句式更整齐。诗中的竹子是诗人 _____ 的写照,诗人借对竹子 _____ 形象的赞美,表达自己的 _____ 。 借物喻人 现代 高洁、挺拔、不畏严寒 家乡 大自然 古体 高尚人格 坚韧顽强 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 (2)请用“〇”圈出这两首诗中的韵脚。我发现《白桦》(节选)押 ____ 韵,《竹石》押ong(包括eng)韵。 (3)通过查字典可以知道,“徜徉”原本的意思是 _____ ,用在《白桦》(节选)中,写出了朝霞 _____ 的状态,“姗姗来迟”是说朝霞 _____ 。 (4)《白桦》(节选)中的“玉立”一词写出了白桦 _____ 的特点,看到这个词我会想到一个成语: _____ 。《竹石》中的竹子也有类似的特点,我是从“ _____ ”“ _____ ”等词语中看出的。 (5)选择括号中选择正确的答案。 把《白桦》(节选)中加点的三个短语串联起来,可以体会到:随着时间的推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