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13994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课件(28张PPT)

日期:2025-05-08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3次 大小:90079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2课,新文化运动,课件,28张,PPT
  • cover
(课件网) 新文化运动 年 级:八年级 学 科:初中历史(统编版) 惊雷 民主 科学 独秀园 陈独秀 新文化运动 三、万象更新—悟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一、新旧冲突—探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二、除旧布新—识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一、新旧冲突—探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辛亥革命后的巨大希望,同民国初年中国社会的 产生了巨大的落差。巨大的落差就产生了巨大的浪潮,于是就有了新文化运动。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黑暗 一、新旧冲突—探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历史现场一:统治者的“梦想” 孔子之道,自古常新,与天无极……本大总统躬膺重任,早做夜思,恢复孔教,立国之根本。 ———1914年《大总统祭圣告令》 一、新旧冲突—探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历史现场二:“沉睡”的国民 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政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容心…… ———陈独秀《一九一六年》《新青年》第一卷第五号 一、新旧冲突—探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复辟帝制,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是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陈独秀《旧思想与国体问题》 陈独秀 新文化运动背景: 1.新生的中华民国很快陷入到混乱的局面之中。 2.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仅进行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一、新旧冲突—探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二、除旧布新—识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陈独秀 (一)新文化运动的概况 1915年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后改为《新青年》) (1)兴起时间: (2)兴起标志: 《青年杂志》第2期封面人物:本杰明·富兰克林 从苍天那里取得闪电, 从暴君那里取得民权 政治成就:美国独立战争主要领导者,起草了美国《独立宣言》《联邦宪法》 科学成就:静电学最早提出了电流的理论,发明静电发生器、避雷针等 科学 民主 民主 科学 Democracy Science (德先生)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陈独秀《敬告青年》 (赛先生) (一)新文化运动的概况 1915年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后改为《新青年》) (1)兴起时间: (2)兴起标志: 民主、科学 (3)口号(旗帜): 办学宗旨: 兼容并包 思想自由 陈独秀 胡适 李大钊 鲁迅 《宽容》 蔡元培 鲁 迅 胡 适 陈独秀 蔡元培 李大钊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一)新文化运动的概况 1915年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后改为《新青年》) 1.兴起时间: 2.兴起标志: 民主、科学 3.口号(旗帜):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蔡元培等 4.代表人物: 5.阵地: 《新青年》、 北京大学 14岁的女子阿毛成了望门寡。阿毛父亲为了贞烈的名声,决定让女儿饿死殉节。 阿毛:“爸爸,我实在饿得忍不住了,你四天多不给我一口饭吃,爸爸呀,你当真忍心看着我饿死吗?” 父亲:“阿毛,你怎么这样的糊涂。我自从得了吴家那孩子(阿毛未婚夫)的死信,就拿定主意叫你殉节。又叫你娘苦口劝你走这条路,成就你一生名节,做个百世流芳的贞烈女子。又帮你打算,叫你绝粒(食)。……这样殉节,要算天底下第一种有体面的事,祖宗的面子上,都添许多光采。” 阿毛最后饿死了,阿毛父亲如愿地得到了一面‘贞烈可风’四个字的匾额。 《一个贞烈的女孩子》 作者:夬庵 出自《新青年》第七卷2号 阿毛的父亲为什么要饿死女儿阿毛? (一)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