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人类的历史证明,一个社会群体,其文化的进步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有机会吸取邻近社会群体的经验。 ———人类学家弗朗兹·博厄斯 环境、物种的天然限制 第 4 课 伊斯兰教 文化圈 儒家文明 文化圈 与当时的中东和南亚的穆斯林世界相对应的是东亚的儒家世界。正如穆斯林世界为奥斯曼帝国、萨菲帝国和莫卧儿帝国所统治那样,儒家世界为中国所统治;其外围朝鲜和日本。 ———斯塔夫阿里诺斯《全球通史》(下册)第297页 穆斯林世界 儒家世界 大食与大唐:“怛(dá)罗斯之战 高仙芝 “[伊历133年] 双方在怛罗斯河相遇,穆斯林战胜了他们,对方大约有五万人被杀,大约有两万人被俘,剩下的人逃回了中国。此事发生在一百三十三年十二月。” ———伊斯兰通史著作《历史大全》 一、阿拉伯帝国 我们(以部落为单位)以劫掠为业,劫掠我们的敌人和邻居,倘若无人可供我们劫掠,我们就劫掠自己的兄弟。 ———阿拉伯民谣 先知穆罕默德传教(穆罕默德意为声望很高的人) 须知每个穆斯林都是其他穆斯林的兄弟,现在你们都是同胞。 ———《古兰经》 1、从混战到“圣战” 一、阿拉伯帝国 2、帝国统治 (1)宗教:伊斯兰教 (2)政治:最高统治者_ _____掌握政治、军事和宗教大权,下设各部大臣; (3)经济:①手工业和商业发展; ②阿拉伯商人从事陆上和海上贸易;③城市繁多,都城_____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4)文化:①吸收:融合东西方文化; ②传播:阿拉伯商人和旅行家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中国造纸术 印度数字 哈里发 巴格达 如果1500年一位观察者在月球上观看地球,他对穆斯林世界的印象一定会比对基督教世界的印象深刻得多。 ———《全球通史》P285 一、阿拉伯帝国 课堂探究 1、阿拉伯帝国何以能战胜强大的唐帝国? 2、此战之后,阿拉伯帝国并没有乘势向东扩张,是出于什么考虑? 3、指挥这场战争的大唐将领怎么会是一位高丽人? 一、阿拉伯帝国 公元732年,普瓦提埃之战 阿拉伯-拜占庭战争:公元7-11世纪,发生在阿拉伯帝国与拜占庭帝国之间的一系列战争。战争从穆斯林的扩张开始,经过四大哈里发、倭马亚王朝等时期,到11世纪中期结束。 拜占庭 一、阿拉伯帝国 1096—1291年,基督教世界针对阿拉伯世界发动了9次争夺耶路撒冷的战争。 十字军东征 一、阿拉伯帝国 1453,信奉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帝国攻陷拜占庭 二、奥斯曼帝国的崛起 14世纪中期 1453年 16世纪后期 在小亚细亚发展起来 13世纪 征服巴尔干和东南欧 灭亡拜占庭帝国,将君士坦丁堡改为伊斯坦布尔,定为帝国首都 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土耳其人建立的多民族帝国,因创立者为奥斯曼一世而得名 奥斯曼土耳其人灭亡拜占庭帝国的影响 1.文艺复兴:君士坦丁堡陷落后,大量拜占庭帝国的学者逃到意大利,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 2.新航路的开辟: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丝绸之路的咽喉,对过往商人征收重税,推动了欧洲开辟新的商路,揭开了欧洲殖民扩张的序幕。 3.欧洲社会的进步:在对抗奥斯曼帝国进攻的过程中,欧洲很多国家走上了民族国家的道路,君主专制强化。火器和火药得到广泛应用,推动欧洲进入火器时代。 4.巴尔干成为欧洲的火药桶:奥斯曼帝国征服巴尔干半岛使该地区的民族宗教成分更加复杂,逐渐演化成欧洲的火药桶。 1.奥斯曼帝国的兴起过程 二、奥斯曼帝国的崛起 最高统治者 苏丹 统治阶级宗教上层和封建主 被统治阶级工商业者和农民 集宗教、政治、军事权力于一身 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 承担各种 苛捐杂税 政治: 政教合一 经济: 文化: 苏丹:阿拉伯语中的一个尊称,意为“力量”、“治权”,后来变成伊斯兰国家世俗君王的称号,被苏丹统治的地方,称苏丹国。 2.奥斯曼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