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单元复习课 第三章 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 地理 学习目标 ①以某大城市为例,从区域空间组织的视角出发,说明大都市辐射功能。 ②以某地区为例,分析地区产业结构变化过程及原因。 学习重难点 重点: 1.结合案例,分析城市的发展与腹地特征的关系及其所形成的城市体系。 2.结合案例,分析某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具体表现及其影响因素。 难点: 1.分析纽约的具体案例,理解城市的辐射功能及其影响。 2.以上海产业结构的变化为例,能够解决有关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的问题。 知识体系 知识复习 一、城市的辐射功能 梳理基础知识,构建框架体系 知识复习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支持武汉、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郑州在航空港实验区、郑东新区、郑汴一体化、新能源汽车、电子商务等方面的建设将受益。 合作探究一 知识复习 合作探究一 1.说明郑州当选国家中心城市的共同原因。 2.试论述郑州在所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知识复习 总结 ①位于承接东西、连通南北的枢纽地带,交通便利。 ②处于中原地区,辐射范围大;所在地区工业基础雄厚,农业、商业、金融业发达。 ③均以经济区和城市群为依托,能有效组织经济区生产布局和城市群功能分工。 1.说明郑州当选国家中心城市的共同原因。 知识复习 2.试论述郑州在所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以郑州为中心区域,形成东连开封、西接洛阳、北通新乡、南达许昌的大“十”字形核心区。成为参与国内外竞争、促进中部崛起、辐射带动中西部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典型例题 把农业引入城市,使农业生产与城市空间相融合,能够有效改善当前城市发展中产生的问题,有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有学者提出了将农业与城市中的社区相融合的“有农社区”的构想(下图)。据此完成1~2题。 1.“有农社区”最主要的意义是( ) A. 提供便捷的食物供应 B. 改变居民的生产方式 C. 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 D. 美化社区的生活环境 C 典型例题 把农业引入城市,使农业生产与城市空间相融合,能够有效改善当前城市发展中产生的问题,有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有学者提出了将农业与城市中的社区相融合的“有农社区”的构想(下图)。据此完成1~2题。 2.若推广“有农社区”,对城市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 A.控制城市用地规模 B.完善社区商业布局 C.增加城市能源消耗 D.缓解城市内涝灾害 D 知识拓展 卫星城 (1)概念:卫星城全称卫星型城镇,是指以大城市(在一定区域内起主导作用的城镇,而不是在经济、政治或面积等仅单方面地位突出的城市)为中心、在地理空间上呈卫星分布状的城市或县镇。 知识拓展 卫星城 (2)发展阶段: 第一代卫星城即卧城,居民的工作和文化生活仍在主城; 第二代卫星城则有一定数量的工厂企业和公共设施,居民可就地工作; 第三代卫星城,基本独立于主城,具有就业机会,其中心也是现代化的。 (3)卫星城的意义:扩大城市的职能、能缓解大城市人口的压力和交通压力,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等问题。发展大城市外围新的工业和第三产业。 巩固练习 下图为某小镇空间格局演化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影响该小镇空间格局演化的主要因素是( ) A.产业结构 B.人口素质 C.环境质量 D.交通方式 2.“现代拓展区”的建立有利于( ) A.减轻自然灾害 B.提高环境容量 C.保护传统地域文化 D.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D C 知识复习 二、地区产业结构变化 1.1978年,昆山是地地道道的农业县。2008年之后,昆山是实实在在的工业城。指出昆山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产业的变化趋势。 2.1978年至1985年,昆山市第二产业迅速发展,主要承接了纺织、化学原料、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简述昆山承接上海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 知识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