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一节 流域内协调发展 第四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地理 导入新课 为什么要实行“河长制” 河长能协调解决哪些问题 四川从2017年全面建立“河长制”,2018年全面建立“湖长制”以来,所有的7 415条河流、7 817座水库全部建立了“河长制”,泸沽湖等29个重要天然湖泊被纳入了“湖长制”。不仅如此,四川还把2 458条长年流水的水渠和一些重要的渠道、12个湿地都创新性地纳入了河长制管理范畴。 学习目标 ①运用资料并结合实例,理解流域内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②结合实例,了解流域上中下游协作开发利用水资源的方式,说明流域内部协作开发水资源的意义。 ③结合实例,了解流域内协同解决水质等水环境问题的措施,说明流域内部保护环境的意义。 学习重难点 重点: 难点: 理解流域内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了解流域上中下游协作开发利用水资源的方式,说明流域内部协作开发水资源的意义。 2、了解流域内协同解决水质等水环境问题的措施,说明流域内部保护环境的意义。 一、流域内部水资源协作开发 水系:河流的干流和各级支流以及连通的湖泊、沼泽构成的系统。 流域:由分水岭所包围的河流或水系的集水区域。 分水岭:相邻流域间的山岭或河间高地。 新课讲授 水资源的功能: 农业灌溉、淡水养殖,提供工业和生活用水、发展航运、水能发电、生态保护、旅游等。 一、流域内部水资源协作开发 新课讲授 水资源协作开发 水资源对于流域内不同行政区域、不同行业和部门具有开放共享性。 流域内水资源的协作开发和综合利用,会影响整个流域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的运行和发展。 一、流域内部水资源协作开发 新课讲授 读图思考,水资源利用中的冲突,为什么要进行协调开发 不同的利益主体对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需求不同,导致地区之间、上下游之间、工农业之间、城乡之间在水资源利用、水质保护中出现利益冲突。 考虑到流域的整体性强、关联度高的特点,需要以流域为单元进行统筹管理。 同一流域的上下游之间,往往存在利益冲突:可能出现争建水库或港口码头的现象;上游大量排污,下游污染严重;上游山区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加剧下游河道淤积、洪涝灾害。 新课讲授 如何进行协调开发呢 一、流域内部水资源协作开发 新课讲授 一、流域内部水资源协作开发 上游 新课讲授 下游 制定相关法律, 实施水源地保护、 水土保持等生态保护措施; 征收费用作为对上游生态保护的经济补偿; 一、流域内部水资源协作开发 新课讲授 全流域: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对全流域进行水量的分配和调度、水利工程建设的布局规划、排污治污管控,如河长制。 合作探究一: 读图,思考: 1.为什么黄河下游流域面积狭小 2.为什么黄河没有成为重要的航运通道 1.由于黄河含沙量大,当黄河流到地势低平的下游时, 流速减缓,泥沙沉积,使下游河床不断抬高,形成“地上悬河”, 河床高出两岸地面,几乎没有支流汇入。 新课讲授 读图,思考: 1.为什么黄河下游流域面积狭小 2.为什么黄河没有成为重要的航运通道 2.黄河径流量相对较小且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大,常会出现断流,冬季有结冰期封冻,初春初冬有凌汛,泥沙含量高,水位较浅,不利于航运发展。 新课讲授 合作探究一: 延展:河流水文特征的描述 流量、含沙量、汛期、结冰期和流速等 二、黄河的调沙减淤 新课讲授 黄河的水文特征中,最突出的是哪些方面 含沙量大和径流量少。 含沙量大,是黄河最突出的水文特征之一,黄河的泥沙主要来源于哪里 为什么 黄河的泥沙主要来源于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二、黄河的调沙减淤 新课讲授 二、黄河的调沙减淤 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的原因是什么 黄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导致黄河挟带泥沙数量较多,当流经华北平原时,坡度变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