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15417

11.2联想思维的含义与方法 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3(共29张ppt)

日期:2025-05-09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7次 大小:2450042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1.2,高中,ppt,29张,必修,选择性
  • cover
(课件网) 第四单元 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第十一课 创新思维要善于联想 11.2 联想思维的含义与方法 【核心素养】 1.了解联想思维中迁移、想象的运用。 2.了解联想思维的方法和特点。 3.知道迁移、想象在创新思维中的作用。 1.科学精神:准确地把握直觉想象和捕捉灵感,理解迁移和想象。培养联想思维,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和水平。 2.公共参与:能够借助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自觉运用联想思维认识和解决问题 【课标要求】 【核心素养】 1、联想思维的基础(必要性) 2、联想思维的含义与主要特征 3、联想思维的评价依据、提高途径 4、联想思维的方法 5、迁移的含义、方式、作用 6、想象的含义、类型、方式、作用 7、联想与创新思维的关系 自学清单 “美人鱼”的形象,由少女的形象与鱼的模样重组和加工而成; “狮身人面”的形象,由狮子身体的形状与人脸的形象重组和加工而成; “龙”的形象有九似,即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 探究与分享 合作探究:有人说,人类创造出来的事物都有联想的参与,那么,联想的基础是什么? 议题一 领悟联想思维的含义 1. 联想思维的基础 ⑴客观基础: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联想思维是对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反映。离开了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思维中的联想只能是臆想。 唇齿相依,唇亡齿寒; 喜鹊叫喜,乌鸦报丧。 ⑵生理基础:人的大脑的工作机制 人的大脑会根据主体的需要、兴趣、知识结构、个人经历等,将其对事物的认识进行归档,分门别类地储存在记忆之中。当主体面临需要解决的问题时,大脑会根据问题的性质,对相关事物的的认识进行联结,产生回忆,在触类旁通的探索中寻求问题的解决。 归档 储存 联结 回忆 探索 解决 变色龙 --迷彩服。 一、联想思维的含义 2.联想思维 (3)联结的主要途径 时间、空间途径(外在联结) 性质途径(内在联结) (1)含义: (4)联想不同于简单的回忆,而是带有思维加工的成分。 例1:1949年,新中国成立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 例2:齿状可以割东西。 联想思维是依据事物之间的相似、接近或对比的关系,将看上去毫无关系的认识进行可能的联结。 (2)依据: 联想思维就是将记忆中对不同事物的认识进行联结与思考的思维活动,是对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反映。 相似联想 是由一个事物外部构造、形状或某种状态与另一种事物的类同、近似而引发的想像延伸和连接。 如:飞机—小鸟;超声波———雷达;松柏—坚韧;春天———新生 相关联想 又称接近联想,是指由一种事物的经验联想到另一种在空间或时间上和它接近的事物一种或多种相同而又具有极为明显属性的联想。 如:1949—新中国成立,6月8日想到高考,天安门—升国旗仪式 对比联想 又称相反联想,指不受物和触发物之间具有相反性质的联想。 如:由白天想到黑夜、由成功想到失败,由真善美想到假恶丑 因果联想 源于人们对事物发展变化结果的经验性判断和想象,触发物和联想物之间存在一定因果关系。 如:由海水污染联想到海洋生物的死亡;由空气污染联想到全球变暖 知识拓展:联想思维的类型 联想思维具有跨越的联结性 合作探究:(1)你能把高山和镜子,这两个风牛马不相及的概念建立起联系的关系吗? (2)是什么让这两个风牛马不相及的概念建立起联系的呢? 高山→平地, 平地→平面, 平面→镜面, 镜面→镜子。 联想思维具有非逻辑制约的畅想性 探究与分享 3、联想思维的主要特征 例:“起伏的波浪”与“曲折的人生之路”这两个看似离得很远的概念,可以联想为:起伏的波浪———匍匐前进的蛇——— 数学的函数图像———成绩的起伏不定———曲折的人生之路。 (1)联想思维具有跨越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