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16344

8.5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课件(30张PPT,内嵌视频) 2024-2025学年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5-07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8次 大小:1867958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地区,七年级,地理,初中,教版,学年
  • cover
(课件网) 发现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我国在极地科学考察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相继建造了一系列极地科学考察站和以“雪龙”号极地考察船为代表的极地科学考察平台。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探索两极奥秘,守护地球家园 任务一:极地定位与建站选址(区域认知) 任务四:未来科考与可持续发展(地理实践力) 任务二:冰雪世界的生存挑战(综合思维) 任务三:野生动物保护行动计划(人地协调观) 探索两极奥秘,守护地球家园 任务一:极地定位与建站选址 任务一:极地定位与建站选址 小组合作阅读教材地图(图8-50、8-52),标注两极科考站位置,总结建站时间规律。 任务一:极地定位与建站选址 准确表述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范围。 南极地区 北极地区 南极地区是指南纬 60°以南的区域,包括南极洲大部分以及南太 平洋、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的一部分。 北极地区是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绝大部分水域,亚、 欧、北美三洲大陆北部沿岸和洋中岛屿。 南极地区>北极地区 任务一:极地定位与建站选址 任务一:极地定位与建站选址 西 东 长城站在中山站的西北方向 与南极点距离更远 自转方向箭头要在两地间的短弧这侧添加 _____ 经线判断法 任务一:极地定位与建站选址 秦岭站 乘考察船从秦岭站经中山站至长城站进行科考,依次经过的大洋为( ) A.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B.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C.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D.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0°经线穿过大西洋 180°经线穿过太平洋 90°E穿过印度洋 任务一:极地定位与建站选址 角色扮演:地理学家、工程师、气象学家,从不同视角讨论建极地科考站可行性。 拥有独特的地理环境 独特的研究价值 有着独特的生态系统 酷寒、狂风、干燥;冰川、冰山;极昼极夜;极光。 南极的企鹅、海豹、磷虾、鲸鱼等动物,以及北极的北极熊等。 独特的区位环境带来独特的科学价值。 建筑设计与施工 施工难度与安全 基础设施建设 需要采用特殊的建筑材料和结构,以抵御极寒、强风、暴雪等恶劣天气。 如能源供应、供水排水、通讯网络等。 施工条件艰苦,施工时间窗口短,受大风、暴雪、低温、强紫外线等影响,施工难度和风险都比较大。 气象观测与研究 后勤保障影响 气象灾害风险 气象条件复杂多变,对全球气候系统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选址和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气象灾害风险,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恶劣的天气可能会影响破冰船的补给运输,增加物资运输的难度和风险。 2024年2月7日,中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开站。该站自2023年12月中旬开始建设,耗时52天完成施工。秦岭站的选址和建筑造型对环境有很强的适应性,其建筑造型,从空中俯瞰就像一颗十字星,设计理念源于郑和下西洋用的南十字星导航。从下往上看,秦岭站的主楼被数 十根立柱稳稳托举,形成底层架 空造型。秦岭站上风向矗立着一 座海拔40米的山丘,主体建筑位 于完整基岩之上,并用岩石锚杆 固定数米深,建筑长轴保持与主 导风向一致。左上图示意秦岭站的地理位置,右上图为秦岭站景观。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气候角度说明秦岭站建设面临的困难。 酷寒、狂风、暴雪等频发 2024年2月7日,中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开站。该站自2023年12月中旬开始建设,耗时52天完成施工。秦岭站的选址和建筑造型对环境有很强的适应性,其建筑造型,从空中俯瞰就像一颗十字星,设计理念源于郑和下西洋用的南十字星导航。从下往上看,秦岭站的主楼被数 十根立柱稳稳托举,形成底层架 空造型。秦岭站上风向矗立着一 座海拔40米的山丘,主体建筑位 于完整基岩之上,并用岩石锚杆 固定数米深,建筑长轴保持与主 导风向一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