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讲 两种电荷 题型一 静电现象 方法技巧 平时所见到的摩擦起电现象是一种静电现象。 【例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静电现象的是( ) A.手臂靠近刚关闭的电视机荧幕时,会感觉到汗毛被吸引 B.靠在一起的两滴水能自动合并成一滴水 C.干冷的冬天,脱掉尼龙外套时,会发出“啪啪”的声音 D.拆开一次性筷子的塑料膜包装时,塑料膜会吸附在手上 题型二 摩擦起电的实质 方法技巧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摩擦起电没有创造电荷或产生电荷,只是电荷发生转移,电荷的总量不变。 【例2】纳米发电机是世界上最小的发电机,其中的摩擦纳米发电机利用两种对电子束缚能力不同的材料,通过相互接触时得失电子而在电路中产生电流的微型发电机,这种发电机性能好且转化效率高。关于摩擦纳米发电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种不同物质摩擦的过程中创造了电荷 B.摩擦后的两种材料带上了同种电荷 C.摩擦后带负电的材料的原子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更强 D.摩擦中失去电子的材料带负电 题型三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方法技巧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带电体和另一物体相吸,另一物体不一定带的是异种电荷,也可能不带电,因为吸引有两种可能,即:异种电荷互相吸引或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 【例3】有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甲球带正电,将甲与乙、丙靠近时,它们相互作用的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乙球一定带负电,丙球可能带正电 B.乙球一定不带电,丙球可能带负电 C.乙球可能带负电,丙球一定带正电 D.乙球可能不带电,丙球一定带负电 题型四 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 方法技巧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常见绝缘体中包括:玻璃、陶瓷、塑料、橡胶、干木材、各种油等;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常见的导体:金属、石墨、大地以及酸碱盐的溶液等。 【例4】如图所示,验电器A带正电,B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验电器A、B两金属球连接起来的瞬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正电荷沿金属棒从 A 移动到 B B.自由电子沿金属棒从 B移动到 A C.原子核沿金属棒从 A移动到 B D.自由质子沿金属棒从 B移动到 A 典题精练 1.如图所示,先后将不同材料接在电路的A、B两点间,闭合开关,能使小灯泡发光的是( ) A.干木条 B.铜丝 C.塑料棒 D.陶瓷棒 2.假如自然界存在第三种电荷,且遵循已有的电荷间的作用规律。a、b、c三个轻质小球分别带正电荷、负电荷和第三种电荷,均用绝缘细线竖直悬挂,相互靠近但始终不接触,三个小球的最终状态可能为( ) 3.如图,气球与头发摩擦,头发会随着气球飘起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球与头发摩擦创造了电荷 B.气球因摩擦带电而成为导体 C.气球若带负电荷,则头发带正电荷 D.气球与头发因带同种电荷而互相吸引 4.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毛皮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比橡胶棒强 B.摩擦过程中毛皮上的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 C.验电器箔片张开是因为两箔片带了正电荷D.金属球上的电荷与两箔片上的电荷电性相反 5.如图所示,用餐巾纸摩擦吸管可以使其带电,这是 现象;现用另一带电的物体靠近吸管带电的一端,发现它们互相排斥,说明它们带的是 (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 第1讲 两种电荷 【例1】B 【例2】C 【例3】C 【例4】B 【典题精练】 1. B 2. A 3. C 4. B 5.摩擦起电 同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